来这里,你会看到一座触手可及的大明宫

温纶说过去 2024-11-04 09:36:00
探源千年文脉共瞰丝路新篇 唐长安城内有三座皇宫,分别为“西大内”太极宫、“东大内”大明宫、“南大内”兴庆宫。其中,大明宫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宫殿建筑群最宏伟壮丽。 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下令在长安城外东北方向的龙首原给太上皇李渊修建安养的宫殿,初名永安宫,不久李渊病逝,工程戛然而止。唐高宗时重新开始动工,最终建成,定名大明宫。自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理政,大明宫作为唐帝国政治中心长达240余年。 大明宫的修建依然秉承着中国自先秦时期就已传承的古老传统,即“前朝后寝”模式:前朝以含元殿(外朝)、宣政殿(中朝)、紫宸殿(内朝)三大殿为主,为朝会之所;内廷为太液池四周零散分布的30余座别殿、亭台、道观等。 早在1961年,大明宫遗址就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依托遗址建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2014年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一处遗址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因为整个大明宫面积非常大,占地面积达3.2平方公里,即4800亩,这么大的一座宫殿群自然是不可能完全复建的,含元殿等建筑遗址更多是原地保护其夯土地基,在原址上大兴土木更多是对遗址的破坏,但是这么一座气势恢宏的古代宫殿,人们对它的期待自然不能只满足于数字化呈现,于是在大明宫遗址博物馆东侧便有这么一座微缩版的大明宫,其缩小比例为1:15,完整复原了大明宫的建筑格局和恢弘气势。 以前的我不太理解这片微缩景观存在的意义,现在我越来越觉得很多文化符号需要具象化地呈现才能更加走进人们的心里,以此来传承弘扬并更好地保护传统文化和古代遗址。

0 阅读:0
温纶说过去

温纶说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