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这次如果关闭工厂,那将是大众自1937年成立以来,87年历史的头一回,而且还是一口气关闭三家工厂,可见经营压力多大。其实,大众作为仅次于丰田的全球第二大汽车集团,近两年在中国以外的地区销量并不算太差。2023年,大众全球销量924万辆,全年营收3223亿欧元,营业利润226亿欧元。今年1-9月份,大众全球交付652.43万辆,下滑了2.8%,幅度也不算太大,过去十年间销量也曾有增有减。
真正让大众感到压力山大的应该还是来自中国市场的销量下滑。今年前9个月,大众在中国市场交付了205.7万辆汽车,下滑了10.2%。大众在中国市场受到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一众国产自主品牌的挑战,市场份额正在快速下滑。5年前,比亚迪的销量还只有46万辆,只是大众的一个零头,连给大众提鞋都不配。然而,没想到仅仅5年时间,比亚迪在国内的销量就已经超越了大众,而且差距还在快速拉大。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大众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还将持续被蚕食。而中国市场又是大众汽车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在欧洲市场也没有太大增长空间的情况下,中国市场的下滑将会严重拉低大众集团的整体经营业绩。
所以,大众的经营压力其实才刚开始,之所以要破天荒的关闭3座工厂,还要全员降薪10%,也是为了应对接下来若干年持续下滑的经营压力,不得不提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今年下半年,大众三个月内连续两次下调年度业绩预期,也可以预想未来的压力着实不小。
大众汽车经营业绩下滑只是表面现象,深层次的原因还是产品竞争力下降,在新能源汽车大展拳脚的时代,大众显得有些船大调头难,隐隐有点当年诺基亚的影子。当然,大众没有当年诺基亚那么冥顽不灵,也在积极的开拓新能源市场,纯电动汽车ID系列在欧洲卖得还是不错的,去年总共卖出了77万台。只是ID系列平庸的硬件配置、拉胯的车机系统,忽悠忽悠没见过纯电车世面的欧洲人还行,到中国市场就完全不够看了。这也是大众ID在国内没有多少存在感的原因。
当然,大众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跟不上步伐除了自身船大难调头外,更深层次原因是欧洲新能源汽车工业的掉队。整个欧洲几乎没有一条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更别说具体到欧洲内部的各个国家。然而,比亚迪一家就能实现全产业链自主设计、研发、制造。
以动力电池为例,Northovolt是欧洲最大的动力电池厂商,号称要实现欧洲电动汽车供应链的本土化。过去8年间,砸进去了近1000亿人民币的投资。但是,如今年产能还不到1GWh,而我们的宁德时代去年的产能就已经超过了500GWh。这还不算,就在9月份,Northovolt宣布暂停新工厂的建设,并且裁员1600人,外界纷传Northovolt即将破产,全欧洲动力电池本土化的梦想似乎就要破灭了。而大众正是Northovolt的重要股东,你说大众能对未来乐观吗?
接下来的几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逐步替代美日欧的汽车产业,大众可能还不得不持续裁员。正因如此,大众放弃了1994年签订的,在2029年前不裁员的承诺。往后只要业绩不好,裁员就顺理成章的事,至于三十年前的承诺,不过是一纸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