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皇的“飞碟”:能旋转的蒸汽铁甲舰
柯柯基看武器
2024-10-30 02:23:12
作为人类由风帆向蒸汽时代过渡的转型阶段,铁甲舰时代的战舰布局可谓千奇百怪、形态各异。这其中,就包括了外形另类甚至是有些异想天开的圆盘形蒸汽铁甲舰。
沙俄于1870年代初陆续建造的诺夫哥罗德级,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结束。战争期间,沙俄海军的黑海舰队近乎全军覆没。同年3月,于巴黎签订的相关和约规定,沙俄在黑海不得发展大型舰船。为此,重建黑海舰队成为当时摆在沙俄海军面前的一个难题。
在条约失效以前,若想重建海防力量,就只能另辟蹊径。为此,沙俄只能通过“钻空子”来规避条约的相关限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圆形铁甲舰——诺夫哥罗德级诞生了。
该舰独特的外形,使条约无法以铁甲舰的名义对其进行限制。而与其说是铁甲舰,倒不如说是一型浮动炮台。该舰主炮可随船身的旋转而改变方向,理论上具有360度的全向射界。
外形古怪的诺夫哥罗德级,最初计划建造10艘,但由于其特殊的船型,导致其航行阻力较大且操纵性不佳,不适合前往外海执行任务,最终仅有两艘建成,包括首舰诺夫哥罗德号以及尺寸经过放大的准同型舰波波夫海军少将号。
首舰诺夫哥罗德号的排水量为2400余吨,航速6.7节,水线装甲带厚度为229毫米;波波夫海军少将号将装甲带厚度增至406毫米,排水量也相应增大到3500余吨,而增加了锅炉数量的波波夫号,航速也增至8.5节。在火力方面,首舰诺夫哥罗德号装备有2门11英寸口径主炮,而更大的波波夫海军上将号,主炮口径则加大到12英寸。
在1877-1878年间的第十次俄土战争期间,奥斯曼土耳其海军在黑海海域拥有绝对制海权,而刚刚恢复作战能力的沙俄黑海舰队,此时还不具备与奥斯曼舰队展开海上决战的能力。
为此,两艘诺夫哥罗德级铁甲舰在战争期间主要用于守卫黑海沿岸(敖德萨及塞瓦斯托波尔等)各港口及河流入海口,特别是多瑙河河口的安全(防止敌舰自此深入多瑙河下游对俄军展开袭扰)。
由于俄军的重点进攻方向在陆上,战争期间,沙俄与奥斯曼在海上并未发生激烈对抗。不过,沙俄几型铁甲舰在近海的镇守,使奥斯曼舰队不敢轻易靠近沿海地区,而安全的近海也让沙俄陆军没有了后顾之忧,间接确保了俄军在巴尔干半岛陆上作战的胜利。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