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落幕,曾扩情获释返回南京,然而,刚下飞机,他就看到戴笠带着一群特务等候多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4-10-29 20:44:47

西安事变落幕,曾扩情获释返回南京,然而,刚下飞机,他就看到戴笠带着一群特务等候多时,戴笠一脸歉意地说:“扩大哥,对不起,校长命我逮捕你。”   (信息来源:2008-09-01 黄埔杂志——曾扩情: 蒋介石“大太保”的两次命运选择)   黄埔军校是国民革命的摇篮,培养出了许多著名的将领。   1924年,年近三十的曾扩情踏入了这所军校的大门,成为了黄埔一期生中年龄最大的学生之一。   或许是因为年纪稍长,曾扩情在同学们中有着一份天然的“老大哥”威望。   他为人处世圆滑老练,说话做事滴水不漏,很快便与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等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彼时的蒋介石,意气风发,正致力于打造一支忠于自己的军队。   曾扩情是黄埔军校的顶尖学生,自然就成了蒋介石重点培养的人选。   他在黄埔军校时就受到蒋介石的赏识,成为了蒋的心腹之一。不仅如此,他还是黄埔毕业生中第一个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的人。   那时候的曾扩情,满腔热血,好像未来充满希望。   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是,曾扩情在黄埔军校期间就早早地成家立业。   有人介绍他认识了一个在当地小学教书的女生。   两个人一见钟情,没多久就结了婚。   也许,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曾扩情渴望在家庭中寻找一份安稳和慰藉。   然而,命运的玩笑让他婚后不久就陷入了一场政治风波,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震惊中外。   这场事变不仅改变了中国,也彻底改变了曾扩情的人生。   在此之前,曾扩情已经被蒋介石任命为西北“剿总”政训处长,负责监视张学良和杨虎城。   然而,长期的相处,让曾扩情与张学良、杨虎城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学良把曾扩情扣了起来。   面对老朋友的请求,他选择了站在民族大义的一边,公开呼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他发表广播,安抚人心,并写信给蒋介石,希望他能以国家利益为重,接受张学良、杨虎城的条件。   然而,曾扩情的这些举动,却彻底激怒了蒋介石。   在蒋介石看来,曾扩情的行为无异于背叛。   他无法理解,自己曾经最信任的部下,为何会在关键时刻选择站在自己的对立面。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曾扩情被放回了南京。   然而,等待他的并不是嘉奖,而是来自蒋介石的怒火。   他被戴笠秘密抓走,关在了南京的监狱里。   曾经的“天之骄子”,如今却成为了阶下囚,这其中的落差,可想而知。   尽管在戴笠、胡宗南等人的求情下,曾扩情最终被释放,但他与蒋介石之间的裂痕却再也无法弥合。   从那以后,曾扩情便被排除在国民党的核心权力圈之外,成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边缘人物。   虽然他还担任一些军中的职务,但和以前的辉煌相比,已经差了很多。   解放战争期间,曾扩情曾担任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中将副主任、成都防守司令部政治部主任等职务。   这些职位,对于一个曾经担任过国民党中执委,并深受蒋介石信任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讽刺。   或许,在那个时候,曾扩情就已经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黄埔“老大哥”了。   他就像一条迷失了方向的船,只能随着时代的潮流漂泊,再也无法掌握自己的人生。   1949年,成都快解放的时候,胡宗南准备离开大陆,临走前,他特地让人给曾扩情送了张机票,希望他能一起去台湾。   然而,曾扩情拒绝了胡宗南的好意。   或许,他已经对国民党政权彻底失去了信心,又或许,他内心深处仍然对蒋介石心存芥蒂,不愿再与他有任何瓜葛。   成都解放后,曾扩情没有选择逃跑。   他天真地认为,自己已经遁入空门,可以逃脱解放军的追捕。   然而,解放军并没有因为他所谓的“出家”身份而放过他。   他最后被抓住了,送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改造。   在功德林,曾扩情与杜聿明、王耀武等一众国民党高级将领一起,度过了长达十年的改造生活。   这十年里,他重新思考了自己的生活,也看到了新中国一步步强大起来。   1959年,曾扩情得到特赦,先是在东北本溪安了家,后来又搬到了北京,过起了平静的晚年生活。   1988年,曾扩情在北京病逝,享年93岁。

0 阅读:1
叨叨小科天下事

叨叨小科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