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下的资本?释永信16岁剃度为僧,22岁开始掌管少林寺。 他称自己每个月工资只有700元,可有人却说他使用最新款苹果手机,外出时开的是豪车。 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他还是18家企业的老板,他的身价高达数十亿元! 释永信的生活,似乎与佛教的清贫戒律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 1998年,河南少林寺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它被认为是我国佛教界第一家公司。 成立这家公司的是掌管少林寺的释永信,该公司后来还在国内各地开设了分公司,而且还有进一步扩张的趋势。 释永信称为了让少林寺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需要对少林寺进行商业化。 除了成立公司、注册上百个商标外,释永信还组建了少林寺武术表演队,奔赴世界各地开展演出。 释永信用自己对少林文化的了解,出版少林相关书籍,每本书甚至高达数千元。 他还成立了少林寺官网,让打造出少林寺的网络营销方式,如今的香火钱,甚至还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支付。 这还没完,释永信还大肆购买地皮,以4.5亿的竞拍价格获得郑州一块黄金商业用地的土地使用权。 而他的解释是为了在郑州修建新的少林寺。 有传言说释永信工资一个月才700元,可他的身价却高达30亿元,他用着最新款的苹果手机,开着价值上百万的奥迪,仅身上穿的袈裟价格就高达16万元。 少林寺作为佛教寺院,在人们看来就是修身养性,摆脱世俗纷扰的地方。 可在释永信身上看到的,似乎却是一个沾满铜臭味的“少林寺CEO”。 释永信到底为何要这么做?把少林寺推向商业化是否有违佛家“六根清净”的文化观念? 释永信原名刘应成,在很小的时候他就感到自己和佛有缘,后来渐渐有了遁入空门的想法。 虽然父母执意反对,但释永信还是坚决选择剃度为僧。 在进入寺庙后,释永信专心研究佛法,感悟生命的真谛,师父被他的真心和执着所打动,将他任命为少林寺的接班人。 到了80年代,少林寺相关电影曾在国内火爆一时,而当时少林寺的现状却是僧人们连肚子都填不饱,寺庙也是一幅破旧不堪的模样。 释永信有意改变现状,将少林文化发扬光大,但传统的香火模式已经难以实现这个目标。 于是,释永信决定借助少林电影的热度,将少林寺推向商业化运作模式。 在释永信的商业运营下,少林寺很快就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原本破败的寺庙变得焕然一新,僧人们的食宿环境获得了巨大的改善,而少林武功也渐渐走向世界各地。 少林寺获得高额收益的同时,释永信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 他在世界各地创办少林文化中心弘扬少林文化,将赚到的钱用于慈善事业、保护自然环境等用途。 1994年,释永信创办少林寺慈善福利基金会,捐出大量资金用于帮助困难学生上学,给留守儿童送温暖,还帮助残疾人等社会公益事业。 至于外界对自己的各种猜测和质疑,释永信坚称自己的初心一直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工作的需要,是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弘扬少林文化。 至于一些不实传言,释永信也给予了辟谣处理。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这是释永信说过的一句话。 他认为没有必要过多去澄清,也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他认为时间会证明一切,对于谣言和非议最好的处置方式就是淡然面对。
袈裟下的资本?释永信16岁剃度为僧,22岁开始掌管少林寺。 他称自己每个月工资
通政录历史
2024-10-28 14:48:52
0
阅读:207
卍歳爺
有辱佛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