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班长黄招强带着伤员们撤退,在中途清点人数时,他习惯性的

通政录历史 2024-10-26 14:46:21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班长黄招强带着伤员们撤退,在中途清点人数时,他习惯性的喊了句“口令”,正是他的这一句话,挽救了整个队伍的性命。      当过兵的都知道,哨兵放哨时需要对口令,确认是自己人才能通行,换班时也要对口令,这都是为了防止有敌人混进来。   可别小看这一句口令,1979年中越战争期间,我军就因为一句口令,识破了越军的伪装,挽救了整支队伍的性命。   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时,黄招强只有21岁,已经是训练有素的班长,他的任务是护送伤员回到后方。   这次护送的队伍人员组成复杂,有解放军也有民兵,很多人都是生面孔,因此黄招强一路上都是用“对口令”的方式,确认队伍里都是自己人。   由于战场地形复杂,很多人对地形还不熟悉,一路上走走停停,也有几次遭遇越军的伏击。   黄招强让民兵抬着伤员先走,他带着尖刀班的战友们断后,几次打断敌人的追击。   又一次混战后,越军突然停下了动作,也不再对伤员队伍进行埋伏。   这让很多人松了口气,唯独黄招强拧紧了眉头。   军人直觉告诉他,越军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在接下来的路途里,黄招强更加警惕,队伍走到一处吊桥边时,已经是黑夜。   吊桥周围一片寂静,山林里连只鸟叫声都听不见,是个埋伏的好地方。   黄招强叫停了队伍的动作,说了一个口令,才带着众人小心翼翼过吊桥,一路上有惊无险。   大部队过完吊桥后,黄招强又发现班里少了几个人,于是又回头去接应。   过了桥他才发现,原来没跟上队伍的战士被几个越军缠住了,黄招强当即端起枪加入战斗。   很快几个越军被击毙,黄招强带着掉队的战士回到队伍,但回去的路上,黄招强的心中极为不安。   他想到,队伍顺利过了吊桥,就说明前方暂时是安全的。   但这情况显然不符合常理,从前面几次战斗的经验来说,越军不会轻易放弃,除非有新战术。   突然,黄招强顿时警铃大作,越军可能已经混入伤员队伍了!   这也是越军的惯用招数,派人潜入队伍,再来个里应外合。   意识到这一点后,黄招强当即清点了队伍人数,并开始逐一对口令。   他们的口令是“胜利”。   大家排着队从黄招强跟前走过,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对口令,口令正确的走到他身后。   起初,一切都很顺利,直到几个畏缩的身影走到黄招强跟前,他们互相推诿着不知谁先上前。   见这几人鬼鬼祟祟的模样,黄招强语气严肃:“口令!”   那几个人支支吾吾,无一人能答得上来,黄招强心下了然,这就是混进队伍里的越军混子。   没等他们反应过来,黄招强就拿起枪直接击毙了为首的越军特工,身后的战友们也意识到情况不妙,对另外几个人开了枪。   一场小风波暂时告停,这时众人才注意到,黄招强在战斗中受了伤,但他没有停下戒备,而是带着伤员赶往后方。   到了师指挥所,黄招强只是简单包扎,就要求继续带着尖刀班警戒,半夜又碰到有人鬼鬼祟祟,黄招强大喊:“口令!”   对方一枪打过来,黄招强的冲锋枪被打落,手臂再次负伤,但他咬着牙拿起枪,对着枪响的方向一通扫射。   天亮后,大家在草丛里搜索,抓到了偷袭的特工,原来是越军的一个少尉。   一声口令,诈出了不少敌人,黄招强也因此立下大功,在战斗结束后荣获“战斗英雄”称号。     参考资料: 一级战斗英雄黄招强,官至驻港部队副参谋长,可惜英年早逝,五师边关岁月

0 阅读:45
通政录历史

通政录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