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马一浮19岁时就经历了丧妻之痛,他发誓不再娶妻。 后来岳父不忍心,

通政录历史 2024-10-25 14:31:13

1902年,马一浮19岁时就经历了丧妻之痛,他发誓不再娶妻。 后来岳父不忍心,便提出建议:“我三女儿长相和她姐姐很像,你娶了她吧。” 马一浮拒绝:“亡妻地位没有人可以代替。”谁知还没多久,马一浮又表示愿意娶妻妹,这时妻妹却说:“我不想连累你。” 马一浮原名福田,后改名浮。 他是我国著名国学大师、思想家兼书法家、诗人等,被誉为“现代三圣”之一,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 在很小的时候,马一浮就展现出极高的学习天赋,父亲给他请了当地有名的秀才来教他。 可还没教几年,秀才就要走,说是自己的才能已经比不上马一浮,实在没什么可教的了。 后来,在马一浮15岁那年,他以县试第一名的成绩名震当地。 金榜题名后,马一浮被汤寿潜一举相中,汤寿潜认为马一浮是旷世之才,便有意把自己的大女儿许配给他。 马一浮与汤家大女儿第一次相见,没多久双方就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两人情投意合,后来在众人的见证下结为夫妻。 马一浮并非只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腐儒,在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曾想借马一浮在儒家上的地位推行尊孔复古。 谁知马一浮非但没有同意蒋介的做法,还暗中嘲讽蒋介石,劝他不要做民族的罪人,让他要以民族为重,而不是一味地内斗。 马一浮虽然没有像战士们一样浴血疆场,但他用手中的笔书写民族情怀,化笔为枪,用精神的力量鼓舞激励世人积极抗日。 新中国成立后,马一浮受到毛主席等一众国家领导人的敬重,毛主席时常会和马一浮探讨一些问题,两人也因此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除了在大是大非面前正义凛然外,马一浮在感情上同样坚贞执着。 在马一浮18岁那年,父亲去世,他决定为父守孝三年,在守孝期间,妻子也因病永远离开了他。 马一浮悲痛万分,又是父亲又是妻子,他年纪轻轻就接连失去了两位至亲。 马一浮自认为是自己辜负了妻子,没有好好陪伴在妻子身边才导致悲剧的发生,愧疚之余,他发誓此生不会再娶她人,以表对妻子的爱意。 为了麻痹自己,马一浮整天都会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不是在写作就是在练书法,他给亡妻写了很多挽诗,诗中一字一句都流露出对妻子的思念与不舍。 看着马一浮孤独落寞的模样,岳父汤寿潜很不是滋味。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马一浮三十多岁的时候,汤寿潜偶然间发现自己的三女儿越发长的像大女儿。 他突然就萌生出一个主意,要不让三女儿陪在马一浮身边,这样马一浮也好有个伴。 但马一浮却坚决拒绝了汤寿潜的好意,他表示自己既然已经发过誓,就要严格遵守。 更何况妻妹和妻子长的相似,但本质上还是两个人,妻子的地位无人可以代替。 谁知没多久,马一浮又反悔了,表示愿意娶妻妹,而原因是他得知了妻妹生病的消息,这让他想到了自己妻子。 但妻妹却不想连累马一浮,拒绝了马一浮的请求,不久之后,妻妹就因病去世了。 一代宗师马一浮,留下文学作品无数,他的书法清逸且气势雄强,他的诗句深邃脱俗。 他一生无儿无女、孤独终老,却给世人留下一段爱国、爱妻的传世佳话。

0 阅读:108
通政录历史

通政录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