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特人:唐人一般所称的「胡人」

温纶说过去 2024-10-10 12:41:44
楼兰六百年 在所有来到唐朝的外来民族中,与唐人关系最密切、融入唐朝社会最为积极的当属粟特人。粟特人主要居住在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河中地区,也就是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一部分,这里有在亚历山大大帝到达中亚以前就已建城的著名古城,如布哈拉、塔什干和撒马尔罕。 中国汉魏以来,由大月氏吐火罗人与大夏塞种人整合而来的贵霜帝国走向瓦解,由贵霜人发展而来的粟特人逐渐形成了康国、安国、史国、石国、曹国、米国、何国、穆国等城邦国家,先后受突厥化印欧人游牧部落嚈噠、黄种人游牧部落突厥羁縻统治,后归附唐朝,唐人谓之“九姓胡”。 粟特人与波斯人一样同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欧罗巴人种,在历史上深受波斯文化影响,主要信奉波斯国教——琐罗亚斯德教,唐人谓之“祆教”。南北朝以来,大量粟特人沿着丝绸之路大量向东迁徙经商,塔里木盆地南北缘、河西走廊与长安、洛阳等地都广泛出现了粟特人的聚落。 为了管理这些粟特人,自北魏以来,历代中原王朝都设置萨宝一职来管理粟特人的内部事务,并负责管理祆祠、祭祀胡天,如目前已发现的墓志可知有北魏摩诃大萨宝史尼、北齐九州摩诃大萨宝康仵相、北周同州萨宝安伽、凉州萨保史君、隋检校萨宝府虞弘、唐萨宝府长史龙润等。 引发唐朝“安史之乱”的安禄山与史思明及其大部分党羽也是粟特人。北朝隋唐时期,大量粟特人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原,除了经商之外,还有不少人投身仕途,如著名的凉州安氏家族,世代为将,右骁卫大将军安兴贵,夏州群牧使安元寿,凤翔节度使凉国公安重璋,昭义军节度使义阳郡王安太玄,后两者在玄宗天宝年间因耻于与安禄山同姓而改名李抱玉、李抱真。

0 阅读:44
温纶说过去

温纶说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