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哀牢古国」以及与「南诏国」的关系
温纶说过去
2024-10-07 12:25:44
哀牢古国 泰国的泰族、老挝的佬族、缅甸的掸族、中国的傣族、印度的阿萨姆族虽分布在五个国家,但实属同一民族的不同分支,统称为“掸泰民族”。其先民起源于澜沧江、怒江中上游,三千年前已形成部落小国。
公元前5世纪,各部以“勐掌”为中心组成联盟国家。勐掌首领被推为共主,各勐首领称其为“哀牢”,意为“大哥”。“勐掌”因此被称作“勐达光”,意为“中央之国”,《汉书》称其为“哀牢国”。
公元1世纪后期,哀牢在汉朝压力下,放弃怒江以东领土,迁都至勐勉(腾冲),《后汉书》称其为“掸国”。公元2世纪起,掸国不断向南扩张,逐渐崛起于伊洛瓦底江流域,直至6世纪被骠人(缅族的前身)瓦解。
掸国灭亡后,怒江以西的掸泰民族以“勐卯”为中心形成新的联盟国家,怒江以东的掸泰民族形成勐掌、勐嶲、勐舍、勐谷等数十个小国。8世纪初,勐舍(蒙舍诏)统一云南大小部族,建国“勐舍龙”,曾改号“大蒙”,唐朝称其为“南诏国”。
在掸泰语言中,“勐”意为“地方、国家”,故掸泰民族建立的国家都称“勐某”。如:勐掌 | 乘象国、勐达光 | 哀牢国、勐卯 | 卯国、勐舍龙 | 南诏国。
0
阅读: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