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卫二王并立:明羁縻政策的实践
温纶说过去
2024-10-04 14:38:12
雍州史话 明朝初期在驱逐蒙元王保保势力后平定陕西、甘肃两省,对于嘉峪关以西的地区不置官署,从敦煌到哈密这片地区处于明朝、瓦剌与东察合台汗国东部分裂而来的吐鲁番汗国的交界,当时有一些蒙古、回鹘部落居住在这里。
洪武十三年(1380年),陕西都督濮英进兵哈密,占据此地的元裔肃王兀纳失里遣使请降。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哈密王兀纳失里遣阿思兰沙、马黑木沙向明朝贡马。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因兀纳失里阻断明朝与畏兀儿之间的交通,发生杀害使者、抢夺贡物等恶性事件,朱元璋命甘肃都督宋晟率兵攻占哈密,兀纳失里出逃,并于次年贡马请罪,得到明朝允许后复国为王。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兀纳失里卒,其弟安克帖木儿继肃王位。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特许安克帖木儿“以马市易”,首次贡马4740匹,明朝政府照价付值。永乐二年(1404年),诏封安克帖木儿为忠顺王。
永乐三年(1405年),安克帖木儿卒,诏封兀纳失里之子脱脱为忠顺王,明朝于次年(1406年)在其地置哈密卫,设指挥、千户、百户等官,以汉人周安为忠顺王长史、刘行为纪善,负责辅佐哈密卫指挥脱脱,其实相当于汉代朝廷派往诸侯国的相,掌管具体的行政事务。
至此,明朝在嘉峪关以西共设置七个卫所,分别是哈密卫、安定卫、阿端卫、赤斤蒙古卫、曲先卫、罕东卫、罕东左卫,构成明朝西境的羁縻防御体系。
永乐九年(1411年),忠顺王脱脱卒,因其子年幼,明朝诏封脱脱从弟兔力铁木儿继位,因世系偏移而改封为忠义王。兔力铁木儿卒,明朝于宣德元年(1426年)诏封脱脱之子卜答失里为忠顺王。
为了防止哈密形成蒙古地方势力与明朝官员对立的局面,明朝决定在哈密扶立两支王统以相互牵制,明朝在中间协调,类似于汉代在元贵靡之后西域都护与大、小乌孙的关系。宣德三年(1428年),明朝以卜答失里年幼为由,诏封兔力铁木儿之子脱欢铁木儿为忠义王,与忠顺王卜答失里同理国事。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