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挺欣赏罗翔的,又挺心疼他,我们是同龄人,求学历程大致相同,他读的是法学。

草根闲聊生活 2024-09-26 10:38:09

一直挺欣赏罗翔的,又挺心疼他,我们是同龄人,求学历程大致相同,他读的是法学。 罗翔是一位有情怀、愿意呐喊、浸透着士大夫情结的文化人。他的研究领域为刑法学、刑法哲学、经济刑法、性犯罪,这么些年来,一直在用自己的专业,在公共空间尽力发出一份光、一份热。 他的成名是意外,是慢吞吞的,可能也是他所不希望的;网上流传的“罗翔语录”,内容挺幽默,也很有思想,是普及法律知识的很好素材。 这次深圳男童事件,罗翔发了一个视频,他尽力闪烁了一下微光,表达了立场,有理有据,满含热泪看完,可遭遇了意料之中的网喷。 他的观点,也许只能被小部分人理解和认同,大部分人的思想,在不自知的情况下,会惯性裹挟或带偏,因为类似司马夹头、卢克文这样的,太多了,他们主导着舆论场,拿着道德的大棒,带领着一帮键盘侠四处挥舞。 看罗翔的头发,几乎全白了,岁月熬白熬秃了脑袋,良知沉淀成了文化,他没有辜负知识分子的情怀、理性和逻辑。 相信罗翔不会被此类舆论所动。他只是在尽一个知识分子的文明人本分,话只讲给能听懂的人,像罗老师这样有情怀,还在呐喊的人不多了。 同样是博士,有的是文化人,有的不是。 文化就是一种行为习惯,一种行动选择,一种悲悯情怀,一种利他、感召他人的生活方式。 既要又要,不是文化人,虽然也读了博士。      头条经常刷到某位陕西千万网红,大学教书时不安心教学,担任辅导员时,学生宿舍起火,打电话找不到她的人,因为在兼职搞网络挣钱;在校多次被学生投诉,又发生了“我们**”,被人盯着举报,学校无奈才劝退。      离开大学,就好好做自媒体视频好了,她三天两头闹新闻,网上支教、相亲、骂亲哥、骂摄影师,各种哭、抱怨原生家庭,自比苏轼,怼网友,各种的骚操作,热度是有了,名声也坏了,这还是博士么?还算文化人么?显然不是。 她处理家人事情、个人隐私,很庸俗,混淆了公共话题,一味的晒丑。 也许是故意的吧? 名利可追,但失格太多没必要,不能既要又要。      前几天,她在直播中骂人,那狰狞面容,以及粗鄙的脏话,让人觉得和泼妇没区别,书都读到哪里了?不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么?想象不出苏轼骂人的样子。 不少粉丝都反应,对她的感觉是开始喜欢,继而同情、可怜,最后讨厌,为何?    “罗翔视频翻车”和“网红博士爆粗口”,深刻说明了博士之间的人格差别,有人为了极端民族主义而心痛,而呐喊,有人为了直播带货而咆哮、而爆粗。   这个差别浓缩成四个字:利他、利己。    罗翔这样的文化人,还是越多越好。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