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珊王朝:波斯第二帝国
温纶说过去
2024-09-22 12:29:09
中古时期,波斯人建立的萨珊帝国疆域辽阔,从中亚的阿姆河下游一直绵延至地中海东岸,其扼守东西方交通要道,是丝绸之路重要的关键节点。
波斯人不仅是中国丝绸的主要消费者,而且几乎垄断了丝路的中转贸易,成为东西方之间最活跃的中间商,远超拜占庭人、粟特人、突厥人的商队,波斯语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通用语言。
商贸活动的繁荣促进了萨珊帝国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其在波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汲取东西方文明成就,发展出了灿烂的萨珊文化。萨珊王朝末年,中国的养蚕抽丝之法传至波斯,波斯人的丝织品被称为“波斯锦”,其质量优良、绚丽多彩,即使与中国丝绸比起来也毫不逊色,而萨珊式的联珠纹等丝织纹样对中国、拜占庭和埃及等地的工艺美术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公元7世纪,东亚次第崛起了隋、唐两大帝国,这两个王朝基本都执行积极对外开放的国策,并在其强大国力的支持下控制了广大西域地区,确保了丝绸之路东段与中段的畅通。于是,波斯人、粟特人等胡商纷至沓来,产自西域的珍禽异兽、珠宝香料、玻璃器皿、金银货币、宗教信仰、音乐舞蹈、饮食服饰大量输入中原,促进了中华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与此同时,西亚地区被长期鄙视的沙漠游牧民族阿拉伯人迅速崛起,借助宗教的力量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灭亡了西亚霸主萨珊帝国,并夺取了拜占庭帝国在非洲与亚洲的领土,一跃而起建立了强大的阿拉伯帝国。
639年,萨珊王朝末代国王耶兹底格德三世(又译伊嗣俟,632-651年在位)向唐朝遣使求援,但当时唐朝初立,尚无强大国力支撑其向西远征,唐太宗并未积极回应波斯的求援。
642年,萨珊军在与阿拉伯军决战后全军覆灭,阿拉伯军攻克泰西封,耶兹底格德三世逃往中亚,于647年和648年两次向唐朝求援,仍未得到回应,遂于651年卒于今土库曼斯坦东南的木鹿城,萨珊王朝彻底灭亡。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