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福特CEO在中国“被吓到”打脸了谁?

新浪财经 2024-09-16 20:00:28

“福特CEO在中国被什么所吓到?”近日,《华尔街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描写了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在多次访华之后,对于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实力感到“震惊”。这位热衷于赛车比赛、对汽车了如指掌的掌门人明确指出,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凭借卓越的技术、低成本的供应链及快速反应,已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因何而崛起?西方一些政客总是偏执地认为,中国品牌是“偷窃”技术,再通过接受政府补贴,才产生了竞争优势,因此需要通过贸易保护才能实现“公平竞争”。但事实上,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崛起与西方车企曾经的成功并无本质不同。

在燃油车这条技术路线上,西方国家已经深耕细作了近百年,依靠创新积累了大量经验与专利,形成了强大的竞争优势。面对汽车电动化的浪潮,大量西方车企认为这不过只是动力系统的一次“改良”,并未真正投入精力进行体系创新。但在许多中国车企看来,电动汽车不是简单把“烧油”改成“耗电”,而是动力系统的电动化赋予了整车驾乘走向智能化的机遇。为了坐上这一“风口”,中国车企逐步构建起一套自下而上、从底层技术研发到上层应用整合的完整创新体系。正如吉姆·法利在访华期间观察到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人工智能系统、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座舱体验方面所使用的技术“与美国现有技术截然不同”。显然,这种“差异”不会凭空而来,背后正是基于企业自身的战略眼光和对市场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以及无数中国科研人员和工程师殚精竭虑、长期钻研的汗水所凝成的结晶。

在底层技术创新取得成果之后,以成本优势实现市场扩张,也是西方车企的通用做法。正是由于福特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于1913年发明了人类首条“流水线”,实现了每隔三分钟一辆完整的福特T型车下线,成千上万的普通人才开上了属于自己的汽车;正是由于实现了供应链高度耦合的“精益制造”,成功消除过量生产和库存浪费,丰田公司才能长期在全球拥有“物美价廉”的口碑……从原材料供应到零部件制造,再到整车组装,中国市场规模庞大,应用场景众多,供应商之间有着非常充分的竞争,促使成本不断降低,同时质量却稳步提升,逐渐形成了整个产业生态的协同效应,产生了电动汽车的成本优势,加速了中国电动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扩展。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产业链也并非吃“独食”,而是紧密配合全球化浪潮,与世界共享国内发展红利。比如,特斯拉造车所依靠关键技术——一体化压铸,马斯克找了全球五大压铸机企业均被拒绝,最后依靠一家中国香港企业研发成功实现量产;再比如,大众公司在本土的汽车软件研发举步维艰,新任CEO大力加强与中国企业合作后,大众汽车智能化水平开始快速提升……正如改革开放初期,大量合资公司将资金、技术和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带入国门,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升级一般,当下的中国汽车产业链的成本优势,也是全球汽车发展的一股建设性力量,通过合作实现共赢符合全球广大车企的切实利益。

事实上,这个道理国外车企并不是不懂,但很多政客却为了一己之私选择了坚持“傲慢与偏见”。前段时间,为了解决汽车动力电池配套难题,福特打算斥资35亿美元,与宁德时代合作在美国密歇根州建设一座动力电池工厂。结果该计划迅速激活了国会山上一众以“反华”表演型政客的作秀癖,要求吉姆·法利停止该工程建设,至于福特该上哪里去找物美价廉的电池以参与竞争,则无人关心。由此可见,相较于中国车企的努力,许多时候,短视的政客才是本土汽车工业陷入泥潭的始作俑者,在此基础上乱抡“关税大棒”“断供大棒”只能是自取其辱。

无论反华势力如何操弄,中国电动汽车的实力就摆在那里。我们欢迎更多外国友人前来亲眼看看,找到共同发展的机遇。

11 阅读:3395
评论列表
  • 2024-09-18 15:17

    这么牛,为何电车F1却没有一个国产的?

    不曾许诺 回复:
    等你去发明了
    用户18xxx54 回复:
    既蠢又坏,路是慢慢走来的,都说了电车跟油车不是一种模式,以后等电池技术上去了,什么赛车不都是简单的嘛。
  • 2024-09-18 16:05

    现在那些认为中国车企在电动汽车上没有自主创新技术的人可以闭嘴了。

  • 2024-09-17 23:40

    锐际啥时候改款?[抠鼻]

  • 2024-09-18 16:08

    电动汽车—无人驾驶电动汽车—电动战场战役级无人机(无声无红外特征),地上跑到天上飞,产业链没什么难度,从铺天盖地的无人攻击车到铺天盖地的无人攻击机,民企产业链都没什么难度了。西方它不紧张吗?[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