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日本人以抄家当威胁,要求北大教授刘文典为其做事,但他愤怒说道:“我不

同巍聊历史 2024-09-05 13:18:04

1937年,日本人以抄家当威胁,要求北大教授刘文典为其做事,但他愤怒说道:“我不去!我虽精通日语,但以说日语为耻辱!” 刘文典是何许人也?为何日本人要针对这样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化人? 原来,刘文典年轻时曾在日本留学,精通日语。 不仅担任过孙中山先生的秘书一职,还在清华、北大等高校任职,为学生传授知识,是一位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学者。 同年,“七七事变”爆发,北平沦陷之际,刘文典正在清华大学教书。 由于家庭因素,他没来得及同学校其他教授一样,前往南方避难,因此被困在北平。 而日本在占领北平后,不少中国人不知羞耻,竟向日本投降,出卖自己的同胞与祖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汉奸。 日寇利用这些汉奸,了解到滞留北平又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士人名单,争取将他们也纳入麾下,为日本做事。 刘文典就属于被日寇积极争取的学者之一。 一天,刘文典的堂弟刘蕴龙跑到哥哥家吃饭,饭桌上,他得意洋洋地说: “堂哥,我现在是日本人的手下啦,我在为他们做事。” 刘文典闻听此言,啪一下将筷子一扔,指着面前恬不知耻的堂弟,怒气冲冲,大骂: “你这个混账!竟然数典忘祖,给日本人当走狗!” 刘蕴龙被他的态度吓到脸色惨白,不知该说什么来缓解紧张的气氛。 刘文典丝毫不在意堂弟的反应,继续骂道: “你立即给我滚出去,这个家永远都不欢迎你!” 看着堂兄一脸正气的样子,刘蕴龙只好悻悻而逃。 几天后,他又上门求见,被刘文典的家人拒之门外。从此,刘文典再不认这位堂弟。 而日本人很清楚刘文典的重要性,他既懂日语,在学术界又有名气,若是他能为伪政权干活,势必能扩大日本在中国百姓心目中的影响力。 所以,他们见刘蕴龙未能成功劝说刘文典为日军做事,又派出与他曾共事多年的周作人前来当说客,试图说服刘文典回心转意。 周作人是刘文典的好友,听闻他的到来,刘文典很是开心,亲自出门迎接。 两人叙旧不多时,周作人就表明了来意:“日本人想要请你为他们做事。” 刘文典看着他,一言不发,希望他能适时闭嘴。 但周作人依旧喋喋不休,刘文典忍无可忍,怒不可遏: “你想当汉奸我不拦你,但损害民族大义的事,我是绝对不会干的!” 周作人被骂得脸上挂不住,灰溜溜地走了。 日本人见刘文典骂跑了所有上门劝说的人,一看软的不行,就决定来硬的,试图以武力威胁,迫使刘文典就范。 于是,他们带了汉奸一起登门,准备和刘文典好好“商量商量”。 进屋之后,日本人看着坐在椅子上的他,“好心”问道: “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到底同不同意为我们做事?” 刘文典看了眼蛮夷,不惧生死,“不去!” 日本人见他敬酒不吃吃罚酒,一群人开始抄家,势必让刘文典为他们做事。 但刘文典身着袈裟,边抽烟边冷眼旁观,仿佛抄的不是他家一样。 日本人将他的家弄乱后,用日语追问:“想好了吗?” 刘文典盯着这不速之客,一言不发,以沉默无声对抗着外来侵略者。 在日本人手下干活的汉奸翻译,为表现自己,欺身向前,逼问刘文典: “你会说日语,难道还听不懂太君的话吗?” 面对这个出卖同胞又仗势欺人的汉奸,刘文典怒火中烧: “滚!我以说日本话为耻!只有你们这群没骨气、没出息的人才会当日本人的奴才!” 一番话说完,汉奸的脸都青了,再没有多说一句。 日本人见刘文典软硬不吃,坚决不接受任命,鉴于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军宪兵队也不能轻易动手,只好空手而归。 后来,北平的情况不尽人意,刘文典看不惯但又无计可施,只好携家带口离开北平,前往西南联大教书。 在面对侵略者的威逼利诱时,刘文典以他的文人风骨与爱国情怀,发出自己的声音,维护了国家尊严与民族大义。 #秋日生活打卡季#

0 阅读:1
同巍聊历史

同巍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