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伤寒论》几种“载药上浮”的方法
作者/刘渡舟
↓滑动查看全部↓
简介:刘渡舟(1917年10月9日-2001年2月3日),原名刘荣先,1917年10月9日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中医学家。着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强调六经的实质是经络,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提出《伤寒论》398条条文之间的组织排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临床辨证善抓主证,并擅长用经方治病。从事中医教育30多年,为培养中医人才作出了贡献。
《伤寒论》中具有“载药上浮”作用的共有六方:三物白散、栀子豉汤、瓜蒂散、大陷胸丸、调胃承气汤、大柴胡汤。
六方的治疗不尽相同,药物也有所差别,但从某种程度讲都和“载药上浮”的方法紧密相连。反映了“经方”组方用药之巧和构思之严,自非一般方书所可及。
令人可惜的是一些研究“伤寒学”的医家,对“经方”的“载药上浮”之法,有的明暗参半,或者避而不谈,因而仲景之学得不到发扬与光大。
因此,本着共同研究的态度,谈谈上述六个方子“载药上浮”的作用,以就正于同道。
一、白散
白散治疗“寒实结胸无热证”。由桔梗、贝母、巴豆三药成方。
对于方义的解释,钱天来说:“寒实结于胸中,水寒伤肺,必有喘咳气逆,故以苦梗开之;贝母入肺解结;又以巴豆之辛热有毒斩关夺门之将,以破胸中之坚结”。他的解释,也代表了历代注家的共同观点。
然而,柯韵伯则别具只眼,其见解出众,认定此方用“白饮”和服,是使巴豆留恋胸膈,而有甘以缓之的意义。柯氏注意到治上病用甘药的方法,确是难能而又可贵的。
然而,他不从桔梗载巴豆上行去作解,反从“白饮”上作文章,似乎舍近求远,故也不能完全令人满意。
我认为“寒实结胸”的病变在于胸膈,如用巴豆,而不用引药上行之法,则巴豆性猛,必一掠而过,不能摧尽结胸之邪。
因此,在白散中,用了一味桔梗。这味药不但能协同贝母以开肺胸气结,更重要的是它能引峻攻之品,上入至高之分,使之达到攻下寒实的作用。
关于桔梗的治疗特点,据张元素说:“桔梗清肺气,利咽喉。其色白,故为肺部引药,与甘草同行,为舟楫之剂。如大黄苦泄峻下之药,欲引至胸中至高之分成功,须用辛甘之剂升之,譬如铁石入江,非舟楫不能载,所以诸药有此一味,不能下沉也。”
由此可见,三物白散中的桔梗,有一药双关之用;既开胸肺之气,又载巴豆上行,丝丝入扣,密切病机,其构思之精,值得研究。
二、栀子豉汤
栀子豉汤是治疗“虚烦”和懊憹不眠之方,由栀子与豆豉二药组成。
张锡驹认为:“栀子性寒,导心中之烦热以下行,豆豉熟而轻浮,引水液之上升也。”他讲的话,似乎只说对了一半,而另一半则说得欠考。如“豆豉熟而轻浮,”这句话说得就对,至于“引水液之上升”一语,则就值得商榷。
何以见之呢?考《名医别录》认为豆豉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而李时珍则说它“能升能散”。可见它没有什么“引水液上升”的功效。
所以,豆豉在此方的作用,第一是清太阳浮游之热,第二是轻宣上行,载栀子以清心胸烦郁。
所以仲景因证而制方,使栀豉相须以为用。它虽无舟楫之称,实有载药之实。这样去理解豆豉,也就庶几近之了。
三、瓜蒂散
瓜蒂散是治疗胸有寒而痞鞕,与气上冲咽喉、不得息等证。方以瓜蒂、赤小豆两药组成。
瓜蒂味苦,赤豆味酸,而成酸苦涌泄之义,使病从上越,吐而出之。
服瓜蒂散,又必须以香豉煎浓汤送服,这是取香豉的既能载瓜蒂以上行,又可促进涌吐的实现,务以驱尽胸中之邪为目的。
后世的注家疏忽了豆豉有载药上行之实,对仲景治上之法,多略而不谈,乃是千得之一失了。
四、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是治疗结胸项强拘急,而如“柔痓”状的。方用大黄、芒硝、葶苈、杏仁捣研和如弹大一丸,然后加入甘遂末。用白蜜和水煮煎,连渣带汤,一起服用。
此方极为猛峻,如不用则水热之结不解,然若攻下太猛,又虑胸上之邪不尽。针对这种病情,一些注家,认为此方是“峻药缓用”之法,成无己也说它“峻治而用缓”。这些见解,当然也是对的。
然细绎方义,似仍有可议之处,现补述如下:此方药虽峻,而用量则轻,而又用白蜜煮服,即峻药缓用之意。
但也应看到,大陷胸丸是治结胸“项亦强”的,如果没有白蜜的缓恋硝、黄、甘遂之功,也就不能驱尽在上之邪。
所以白蜜既能滋润项强,又能载药上浮,这一事实也须予以重视。
五、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是治疗阳明燥热证的。燥热初结在胃,而使胃气不和,发生谵语、心烦、便秘,蒸蒸发热等证。方由大黄、炙甘草、芒硝三药组成。
此方属于泻下之剂,因其硝黄兼用,泻下的作用是很强的。但是,仲景又加了一味甘草、经蜜炙之后,补中益气,以羁绊硝黄泻下之势,自是不言而喻的。
甘草缓恋硝黄,如船载铁石入江而不沉,起到了载药上浮的作用。所以《长沙方歌括》一言点明说“调和胃气炙甘功”。
《卫生宝鉴》认识到调胃承气汤有泻热于上的作用,故于本方另加黄连、犀角以治阳明胃热上熏于面的“燎面”证。
余在临床治疗胃火牙痛,口臭、鼻衄、头痛等证,亦每用此方而取效。也说明了调胃承气汤有泻热于上的作用。
六、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是治疗少阳病邪未解,而阳明燥热又成。其证以口苦、便秘、呕不止、心下急、疼痛拒按、郁郁微烦为主。此方由柴胡、黄芩、半夏、生姜、枳实、芍药、大黄、大枣等药组成。
查其方义,用小柴胡汤,减人参、甘草以外解少阳之热;加大黄、枳实、芍药等酸苦寒凉之品,以泻阳明内结之热。
必须指出,方中的生姜,用到五两之多,(几乎超过小柴胡汤的一半)这是有其深意的。因为少阳病位,在于胁下,属于半表半里的病变。所以只能和解,而禁用汗、吐、下之法。
那么,大柴胡汤,为什么又用大黄呢?尤在泾则认为大柴胡汤是少阳病的权变之法,也是不得已之兵,故在用大黄的同时,又倍加生姜的剂量,使之协半夏以治呕,又可赖其辛散之性,引大黄而上行;又能使少阳枢机不致内折,此所谓有制之师。
若不用此,则大黄枳实肆无忌惮,逞其泻下之能,则必先挫伤少阳,使少阳之邪非但不解,恐反随之而内陷。
由是观之,大柴胡汤用辛开以制其苦降,虽与甘草缓恋之法不同,然绾大黄于上,不令其速下,其义则一。何况生姜又能助柴胡以解在外之邪,也是一药两用之法。
总的来说,“载药上浮”之法,首先创见于《伤寒论》。从以上六方的分析,即可以证明。
后世医家,专以桔梗为舟楫之使,因而提出了“载药上浮”的方法。殊不知“载药上浮”,有多种形式,似不拘于桔梗之一格。
因为法以证立、方以法随,若不先解决证的所需和药的不同,而奢谈载浮之法,则不能得其要领。
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因病机的差异,而上浮之药也是彼此不能代替的,如不建立这一思想认识,未有不动手便错的。
例如桔梗的舟楫作用,若用于白散,则非常出色;若是挪换一下,把它用在瓜蒂散,或调胃承气汤,以及栀子豉汤,则都是格格不入的,无功效之可言,甚则还给治疗带来严重的问题。
譬如说,调胃承气汤去掉甘草,换上桔梗,就起不到调和胃气,以泻上邪的作用。则势必引起硝、黄的峻下而使治疗走上反面。
又如大陷胸丸用白蜜非常对证,如改用甘草,则和甘遂相反而同室操戈;改用桔梗则泻下必速了;若改用香豉则必走津助燥。莫道一药之差,而关系全局之变,也是不能轻视的。
再看大柴胡汤的生姜配大黄的作用,它能使大黄之泻下不至其极;又避开少阳之禁,而使枢机畅利,此方如改用它药,不论桔梗、香豉无一能与生姜相比。
由此可见,凡用“载药上浮”法的,不应先论药,而应先论证,务以契合病机,而又发挥多方面的作用,这才臻于上乘之境。
通过《伤寒论》六个“载药上浮”的不同使用,使人在组方用药上大开了眼界,《伤寒论》这种同中求异,殊途同归的方法,反映了经方丰富多彩,灿烂夺目,确有一药一珠之感受。
[赞]
哇。中医真好历害的大开眼界。一边说着中药之秘在于量但又不知道自己如何定药量。还有脸教別人如何写药量(中医竟然连写药量和根据什么写药量都分不清。以为只要方子有药量就表示根据什么写药量。更有不去解決药量如何來而怪别人提出药量如何來,搞的中医不知道如何來那才天经地义,知道如何來才叫十恶不赦。真是人间极品)。说毒性吧。一句有毒是吃一吨拉肚子还吃一克死人分不出。说经验吧。搞得好象吃一克无毒一亿次就能证明吃二克就有毒啦。说症吧 又搞得在说病重吃二克能有效但在病轻时這二克就会无效一样。都说医者父母心。吃的越多效果越大。咋的中医的医者父母心就是喜欢看自己的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药都有效啦。还无理由限制药量不是想看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效果越大之下还能病好的越慢吗。这一个正常父母看见孩子生病的心态吗(中医竞然有连医者父母心指急病人之病痛都不知道。还能拿钱财为医者父母心,真是人间之极品)
改一下下面天天t0话术,我都讲是临床研究了,的反驳西医版本,他自己除了临床又讲不了西药用药用药区间和毒副作用怎么来的,把临床流程搬出来反驳了,我讲中药临床研究直接瞎反驳,说的西药不要临床一样 《《当然西医从业人员最历害的一点是分不清药能病和药量如何来。总是以药治好病(比如类似说用西医临时。西医临床只是表示用这个方子治过病最多证明次个方子有效。而证明不了这个药的药量达到最大值𡿨已经考虑了有效和有毒〉因为西医只记录过服用后有什么反应。你怎么证明你考慮过有毒性。)回答药量如何来》看不懂吗。会反驳不》认字不 都否定药临床啦 還重提 你到是反驳我证明的不对呀。要脸不。也是你這种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來脸
[点赞]好文章。
写的啥玩意儿,根本就没理解,瞎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