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胡人”指的是什么民族?

温纶说过去 2024-08-30 19:32:16
唐开元年间,印度僧人金刚智乘船到达广州,被朝廷敕使亲迎,安置于长安慈恩寺,不久又迁于荐福寺,建大曼拏罗灌顶道场,当时长安名僧大智、大慧、不空等人皆以弟子之礼事之。 当时,玄宗倾心于道教,下令外国蕃僧一概遣返令其归国。金刚智说:“吾是梵僧,且非蕃、胡,不干明敕,吾终不去。”又过了几天,传言说金刚智即将北上雁门,玄宗亲自下诏才留住了他。 从金刚智的话可以看出,在当时的在华印度人看来,印度是“梵”,既不是吐蕃的“蕃”,也不是粟特的“胡”,可见“胡人”并不包含印度人和吐蕃人,而应该指的是中亚索格狄亚那地区的“九姓胡”粟特人。 突厥文《毗伽可汗碑》记载:“我十八岁时率军打败alti cub soγdaq,唐王都督(Ong tutuq)派军五万到来,而我消灭了这支军队。”《阙特勤碑》记载:“我们率军打败alti cub soγdaq,唐军五万人到来,阙特勤率军消灭了这支军队。” 据前苏联突厥学家考证,alti cub soγdaq应指“六州胡”,alti突厥语意为“六”,cub即“州”的对音,soγdaq(粟特)对应于“胡”。调露元年(679),唐朝为了安置原突厥汗国境内的粟特降户,在灵州南界置鲁、丽、含、塞、依、契六州,时人谓之“六胡州”。 根据敦煌出土《唐景云二年(711)张君义勋告》中记录的含州安神庆、依州曹饭陀、鲁州康口、契州康丑胡等粟特人户籍所在,和史籍记载开元九年(721)反叛唐朝的六胡州首领康待宾、安慕容、何黑奴、石神奴、康铁头、康愿子等粟特人名,以及洛阳出土《唐故陆胡州大首领安君墓志》结合来看,六胡州就是河套地区的粟特人聚居地。 由此可见,soγdaq(粟特)对应“胡”,胡人在唐代主要指的是粟特人。

0 阅读:2
温纶说过去

温纶说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