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就是阴阳失衡了,重用熟地黄组方,补元阳,敛虚阳,血压稳稳降 中医存在于世

小吕谈养护说 2024-06-17 09:18:37

高血压就是阴阳失衡了,重用熟地黄组方,补元阳,敛虚阳,血压稳稳降 中医存在于世间,目的就是济世救人。世间患者的钱最好挣,但也最不能挣!   我把方子公布出来,一方面是想弘扬中医文化,另一方面是给一些患者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从而帮助到更多的患者。   去年4月份我接诊了一位患者,这个人有高血压八年,心脏也不太好。高压达到了195,低压为115。为了控制血压,一直在服药,但是效果时好时坏。 后来患者常常感觉到头晕、失眠、心悸,颜面和下肢有些浮肿。脸上常常一阵一阵地发热,腰酸腿软,耳鸣时作,夜里频繁起夜小便。 刻诊:脉象沉弱,舌苔白腻,舌质偏淡,手脚不温,双腿有浮肿现象,身体很瘦,脸上泛红。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开了一张方子:熟地黄、山药、茯苓、钩藤、山萸肉、泽泻、牡丹皮、牛膝、牡蛎、肉桂、制附子 患者服用15剂之后,头晕现象缓解,睡眠转佳,脸红耳鸣之感减轻。接着,原方稍作加减,继续投用30剂。患者手足开始温热,血压明显下降,高压下降到135,低压为90。之后继续巩固一个月,血压一直保持平稳,随访至今未曾复发。 这个患者就是典型的下元虚寒,虚阳浮越,使得上热下寒的高血压患者。 患者脉象沉弱,舌苔白腻,舌质淡,这显然是肾阳不足的表现。肾阳不足,脉道鼓舞不足,所以脉象沉弱。舌质淡,那是阳气不足,气血不丰,舌体失养。阳气不足,水湿不化,所以舌苔白腻。 患者四肢不温,这表明阳气虚弱,不能温煦四末。颜面和下肢浮肿,那是肾阳不足,水液代谢不畅所致。患者肾阳不足,意味着下元虚寒。下面的寒邪太重了,就逼得仅存的阳气上浮,形成了所谓虚阳浮越。虚阳来到头面,患者就会面色潮红,头晕失眠。 阳气虚,气血运行就没有动力。于是,为了满足身体重要脏器的供给,身体就自动增加血压,好让气血能及时地抵达脏腑。就这样,高血压出现了。 因此,此时的患者,就出现了看似矛盾的情形:上面高血压,面色潮红,睡眠不安,下面却手脚发凉,脉象沉弱,腰膝酸软,甚至双腿浮肿。上热下寒的状态,十分明显了。 既然问题的根源出在肾阳不足,那么解决问题,自然要从温补肾阳入手。我们再来看看当时的配伍: 肉桂、制附子是温补肾阳的要药,这是治疗的基础。 善补阳者,必须于阴中求阳,熟地、山药、山萸肉用于滋补肾阴,使得阴生阳长。 茯苓、泽泻、丹皮负责泄湿利浊,为什么要泄湿利浊?因为要想补益,首先得腾出一些地方。这就好比添置新家具,必须把老家具扔了才行。因此,必须泄浊。 在这个基础上,用钩藤降压,用牛膝引血下行,兼补肝肾,再用牡蛎来重镇降逆,改善患者的眩晕耳鸣、睡眠不佳之态。这些,都是用于治标的。 患者经过这么一番调治,元阳得到补充,虚阳得以收敛,他的体内阴阳恢复平衡,气血运行如常,血压就不会再那么高了。   这些年在临床待的时间久了,我的治疗方式,我的行医方式,只要对患者是有用的有帮助的,能为患者省钱,我就不会在意别人的眼光。 关注@中医内科赵主任,做你身边的中医朋友! #高血压##健康科普大赛#

0 阅读: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