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一位63岁的德国人流落街头,正当他对生活感到绝望的时候,忽然接到了中国寄来的一封信,当他看到上面写着“中国南京”四个大字的时候,他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 是否记得有这样一个外国人,在抗日战争期间,在我们国家的南京他一人救下了数十万百姓。 这位外国人名为约翰拉贝,他来自欧洲的德国。 1908年,26岁的约翰拉贝迎来了机会,他受到西门子公司邀请后,来到了中国工作。 在中国,约翰拉贝累计度过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 不过,在几十年的时间中,约翰拉贝曾短暂的离开过中国,当时是1919年,约翰拉贝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被遣送回国,一年之后,约翰拉贝重新回到了中国,这时候的拉贝对于中国的生活环境早已习惯。 1931年,约翰拉贝被调到了南京任职,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南京,对于南京,是拉贝印象最深的城市,在这里他见到了战争中日本人真的行为和面貌。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打响,日本人侵占了南京,在这场战争中,约翰拉贝亲眼见到了日本人的种种行为。 在中国生活了几十年的他,逐渐萌生出一个想法,那就是为南京百姓做些什么,很快,拉贝就和他的一些朋友、其他外籍人总计二十多人,一同建立了“难民南京安全区”。 这座安全区一共为二十五万多中国百姓提供了住处,每当有日本人来时,拉贝会用自己的各种办法去阻止,去挡在中国百姓的身前。 同时,还利用自己的力量,为安全区内的中国百姓提供了食物保障,当然,这所有发生的事情,都被拉贝写入了他的日记中,包括南京大屠杀。 此外,为了寻求帮助,拉贝除了寻找自己的国人帮忙外,还给当时的德国政府那边发送了信息,想要以此来制止日本人的行为,可拉贝的信息始终没有得到回应。 而且,在南京大屠杀后的第二个月,也就是1938年2月份,拉贝在德国施加的压力下,被迫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虽然回到了自己的国家,拉贝仍是没有忘记中国的百姓,在德国的拉贝,以自己所见所记下的日子,多次在德国各地发表演讲,讲述战争以及南京大屠杀的真相,然而,拉贝回到国家没多长时间被关了起来。 直到战争结束后,虽然拉贝已经自由,可是他的生活却不是之前那般,而且他已经步入了晚年,生活处处拮据,甚至看不起病、吃饭都是问题,一家人共同挤在一个小房子内生活。 1948年,晚年的拉贝生活处处拮据、看不起病、吃不饱饭的消息传到我国后,尤其是南京的百姓知道后,立即组织起了一场捐赠活动,许多人都尽力而为,为拉贝捐到了两千美元。 或许以现在的条件来说,两千美元并不算什么,可在当时,两千美元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不止如此,当时南京的市长沈怡也为拉贝做了一些事情,为拉贝提供了一些面包。 拉贝在受到来自中国百姓的帮助后,已经是老人的拉贝十分感动,不敢相信自己当时的善举,也会迎来了结果。 和拉贝为中国百姓做的事情比,两千美元以及面包真的不算什么。 可惜的是,在1950年约翰拉贝先生离开了人世,拉贝写的日子被留了下来,直到1996年时,《拉贝日记》所有内容,被拉贝先生的外孙女公布于世。 拉贝虽然已经离去,可他为中国百姓做的事情,会一直被铭记。
1948年,一位63岁的德国人流落街头,正当他对生活感到绝望的时候,忽然接到了中
小小史
2024-04-12 17:13:13
0
阅读: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