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外交官朱敏才退休后,带着妻子奔赴大山,此后再无音信。10年后,一位衣衫褪色的老人被送进医院,才揭开了夫妻二人失踪的原因……
2015年,一位文质彬彬却衣衫陈旧的老人家,因为操劳过度身体不堪疲累,被人送进了医院,陪伴着老人家的,是一位同样年老的妇人,这两位老人,是一对非常恩爱的夫妻。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朱敏才、孙丽娜:“发挥了余热,我们最满足”》,中国新闻网《病床上的支教前外交官夫妇:还要为山里孩子尽己所能》) 来看望老人的人不断增加,子女也纷纷赶来,寻找了父母十余年之久,孩子们最终在医院看到了他们日思夜想的双亲。 等老人的孩子们赶到医院的时候,他们才知道,病倒的老人,竟然是著名的外交家朱敏才。 看着一脸倦容的爹娘,子女们都是一阵心酸,这十多年不见,朱敏才可没有带着养老金到处旅游,也没有在什么风景秀丽之地逍遥度日。 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他和老婆孙丽娜一起来到了贵州的大山里,帮助当地的搞教育,而这件事并没有告诉子女们。 朱敏才和孙丽娜两个人,在退休的时候,来到了这里,当即就被贵州的贫穷和落后给震撼到了,朱敏才和孙丽娜都觉得,这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地方,无论是教学设备还是教师,都很难用语言来形容。 破败的石墙,残破的桌椅,唯一的女代课教师,却承载着一个村子数百位学生的希望,一群人争先恐后地涌进课堂,一副求知若渴的模样。
朱敏才、孙丽娜两个人目睹了这一幕,伤心欲绝,两人毅然把自己所有的养老金都拿出来,为山里的孩子们购置上学所需的物品。 为了给孩子读书,辞去英语教师一职的孙丽娜,自己动手写教学用书,如果没有英语教科书,那就一个字一个字的去写。 没有美术课本,朱敏才、孙丽娜就一页页地画图,朱敏才、孙丽娜则凭着自己的学识,以及青年时代的工作经历,为这些山村儿童勾勒出一幅缤纷多彩的图画。
期望号召更多有爱心的人参与到山区的教育活动中来,朱敏才、孙丽娜积极捐款,号召大家踊跃奉献。 在山区教育条件提高后,他们就去下一所贫困地区,十多年来,他们差不多把贵州所有的大山里的小学都去了一遍。 但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两个老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在贵州的山区学子眼中,他们是勤劳朴实的老人,衣服破了就缝,简单地节食,从来不会在自己身上多花钱,但在教育学生方面,他们从来都不会吝啬。 虽然生活条件很艰苦,但俩人还是很高兴的,除了语文、数学、英语之外,还给孩子们上了很多其他的课程,比如思想道德,音乐,体育,等等,老两口把自己的积蓄和募捐来的钱,都用在了学校的建设上。
这里的小朋友都很腼腆,除了上课时拿着书本念,其他时候都不会主动说英语,所以老师们会在课上采用一些互动的方法,让学生们能够更快地掌握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原来并不只有大山,还有更广阔的“世界”,朱敏才偶尔也当一回摄影教师,借着家访的机会,给80多个山村人家拍照留念。
经过数年,这些小朋友在教师的热心指导下,由最初的内向,到如今的活泼,甚至敢于对着媒体的摄像机挥手打招呼。 2014年,台上的朱敏才突发脑出血,后来被送到北京医院进行救治,这对老夫妻的事迹才为世人所知。 在贵州支教十年,夫妇二人换了好几所学校,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而他们自己也饱受疾病的煎熬,一叠又一叠的病例、检查报告,足足有一尺多高。
孙丽娜的右眼差点瞎掉,左眼只有0.03,她的眼睛都是粘在作业本上的,但他们并没有回家休息,直到2014年年底,朱敏才在上课的时候突然脑溢血,被送到了医院,不得不回到北京治疗。 女儿急忙跑到病床边,看着面前垂垂老矣的双亲,泪水夺眶而出,朱敏才只是平静地劝慰女儿,说他们不枉此生,已干出一番大事业,然而,不管她怎么劝,都没能阻止两位老人。 2022年,朱敏才因为劳累过度,在医院里躺了数个月,最终以81岁的年龄离开了人世,临死之前,还嘱咐他将自己的尸体捐给医学研究。 而孙丽娜老太太,依然和山区的学生们在深山里相伴,用她的坚强和温柔,继续了他们小半辈子的教育梦。
朱敏才和孙丽娜,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毅然决然地走出了人生中最艰难但最有意义的一段路,让人敬佩。 这对没有私心的夫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我价值,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感动,彰显了人类的伟大。 朱敏才、孙丽娜两个名字,以及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对自我的实现,都是永恒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