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不忌口、熬夜思虑多,很容易形成湿热

钟会聊健康 2024-03-23 12:54:45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湿热越来越多,“湿”可以来自外界,也可以来自于身体内部,闷热潮湿的环境,油腻、辛辣的饮食,频繁熬夜的习惯等,都是湿的由来 “热”往往随着湿气堆积过多,湿郁化热,当热与湿纠缠在一起,水肿油腻、乏力上火等表现就会一一出现 - 🔸困扰主要来自两点 1⃣【湿气重】 湿浊在体内停留,久了就会阻滞气机。气机堵在局部不动,淤久便会化热,当湿热蕴结在脾胃,反映在脸上是油光满面,反映在四肢则是乏力犯困 2⃣【内火旺】 当湿热内蕴于脾胃,影响脾胃的运化,导致脾胃动力不足,积存在肠胃里的食物不断腐熟发酵,就会产生大量热随着胃气上升,从而表现出内火旺盛的感觉 - 🍵日常茶饮搭配一: 茯苓、陈皮、玉米须、枣片、赤小豆、小扁豆、薏米仁 👉此茶饮口感微甜,不寒不燥 饮用频率:建议每日一饮 - 🍵日常茶饮搭配二: 金银花、贡菊、淡竹叶、薄荷 🔘如果平时喜欢喝甜一点的味道,可以再搭配一些黄冰糖 👉此茶饮口感清凉爽口、薄荷味较浓 饮用频率:建议每隔三日一饮 - 日常建议: 1、出汗后及时擦干,不要立即洗澡,稍微休息一会后再洗 2、平时喝水以温水为主,少喝冰凉的水 3、有条件尽量将住所的湿度控制在50-60%的相对湿度范围内

0 阅读:19

评论列表

奇葩女士

奇葩女士

2024-05-14 13:29

茯苓陈皮玉米须真的能去湿热?我试过好像没啥用啊...

陈老师赛高

陈老师赛高

2024-05-14 10:42

湿热体质太难了,油光满面还乏力犯困,喝什么茶才能调理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