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第一个霸主魏国不排挤走商鞅、孙膑、吴起等,会不会统一中国

文史小正太 2024-11-30 16:29:28

在东周统治后期周天子的权利逐渐弱化,王室势力衰弱,各封国都在扩张疆土,变法强国,大国吞并小国,展开了一幕幕大国争霸的激烈场面。公元前403年晋国大夫魏、赵、韩三家联合灭智氏,瓜分了春秋五霸中的晋国,魏、赵、韩三家被周天子册封为诸侯,标志着历史进入了战国时期,春秋五霸的时代过去了,战国七雄登上了历史舞台。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是中国的思想、学术、科技、军事以及政治发展的黄金时期,也塑造了中央集权君主专政制社会的雏形。各诸侯国之间相互征伐,都想通过变法来图强,扩大自己的疆域,在此大背景下魏国是最先强盛称雄的国家。魏国第一代诸侯王魏文侯是战国七雄中第一个实行变法强国,改革政治,奖励耕种,兴修水利,重用士人。吴起为魏国训练出了中国第一支特种部队,他采取武卒制,挑选精兵进行特训,建立了一支高度职业化的军事力量,是当时最强的武装力量,国富兵强的魏国仰制赵国,灭掉了中山,接连打败秦、齐、楚等诸侯国,魏国一举成为了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魏文侯后期由孔子弟子子夏创立的西河学派兴起,主要是吸引贵族掌权,到了魏武侯继位后朝堂基本已经被贵族占据,魏国人才开始流失他国。魏国产出了非常多的能人志士,出走楚国的吴起、被逼往齐国的孙膑、不得重用去往秦国的商鞅等等,他们离开魏国后都颇有建树,如果他们都被魏国重用,如果他们能在魏国多改革几年,如果魏国能和秦国一样将商鞅吴起的变法执行下来,可能被打趴下的就是秦国,中国的历史就会被改写。但是这些都是如果,历史没有假设,只有结果。

1、吴起

吴起是战国初期兵家的代表人物,著有《吴子兵法》。吴起是弃儒学兵,最开始在鲁国为将,为鲁国大败齐军,但是鲁国的国君不信任他,无奈投奔了魏国。在魏国攻克了秦国河西地区,秦军无人能挡。吴起能力出众,为魏国鞠躬尽瘁,一心想要当个相邦,怎奈魏文侯去世魏武侯继位后,不再信任吴起,在各方的排挤下吴起离开魏国来到了楚国。楚悼王非常重视吴起,此时的楚国也正需要变法改革,吴起的到来为楚国带来了希望。吴起在楚国国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经过变法改革,国力迅速变强,楚国的疆域一度扩大。吴起的变法对楚国贵族的影响太大,树敌众多。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吴起最大的靠山没了,他知道前去吊丧必死无疑,交代完后事依然前往吊丧,被不怀好意的楚国贵族用箭射死在了楚悼王的尸体前,吴起死了,他在楚国的变法也宣告失败了。

2、孙膑

孙膑和庞涓都为鬼谷子的学生,后来身为魏人的庞涓下山被魏惠王拜为将军,走时承诺自己立足后一定会举荐孙膑在魏国共事。在魏国有了一定声望后庞涓说动了魏惠王,请来孙膑做了将军。庞涓并不是为了同窗之情,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比不上孙膑,将孙膑请来是为了监视他,怕他到其他国家后成为自己的敌人。最后心胸狭窄的庞涓为了彻底废掉孙膑,埋没他的才华让他无法前往他国,挖去了孙膑的膝盖骨,在他的脸上刺上了字,齐国的使者觉得孙膑有大才,偷偷的将他用车运回了齐国。孙膑在齐国被重用,在桂岭之战围魏救赵,大败庞涓带领的魏军,庞涓被俘。马陵之战再次采用围魏救赵战术,庞涓大败后自刎而亡,孙膑率军袭击魏国的国都大梁,此后魏国实力大减,完全失去了霸主的地位。

3、商鞅

商鞅的思想受魏国改革先锋李悝和吴起的影响很大,在魏国时他是魏国相邦公叔痤的门客。公叔痤病重魏惠王前去看望,公叔痤向魏慧王推荐了商鞅,说在自己死后可以拜他为相,魏惠王有些犹豫地说没听过这个人,公叔痤告诉魏惠王如不重要商鞅就杀了他。魏惠王觉得公叔痤有些神志错乱,胡言乱语,也没有将公叔痤的话放在心上,就这样商鞅离开魏国来到了秦国。商鞅在秦国进行了两次政治改革,奠定了秦国的霸主地位,秦国一跃成为了当时的强国。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公子虔诬陷谋反,处以车裂之刑。虽然商鞅死了,但是他对秦国的变法改革是成功的,商鞅的变法一直在秦国推广,最终秦国统一了中国。

魏国走出的谋士将军还有赴燕的乐毅,入秦的张仪、公孙衍、魏章、范睢、尉缭等。魏国是战国初期第一个霸主,要是能够多信任士人和留住这些人才,魏国也不至于衰败得如此之快,成为了别国的人才培养基地,尤其是为秦国输送了大量有才之人。

0 阅读:37
评论列表
  • 2024-12-09 14:27

    历史没有如果,李悝变法时间短而且不深彻,吴起搞的魏武卒也是只强一时不强长远,魏国未过三代便一遭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