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周总理去世后,毛主席为何力排众议,提拔资历尚浅的华国锋?

若愚史话 2024-12-30 09:48:13

1978年1月8日,我们伟大的周总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他的逝世,不仅是我党和人民的巨大损失,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哀悼。

当消息传到中南海,重病在身的毛主席顿时悲痛不已,然而,悲痛之余,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摆在他的面前:周总理之后,由谁来继任总理合适呢?

据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之后的几天里,毛主席“总是在拨手指,考虑问题”。

1月21日上午,毛主席在与毛远新的谈话中正式提到:“国务院的工作,就请华国锋带个头吧……”

在一众老将、元帅里,毛主席为何会单单选中资历尚浅的华国锋做继任总理?他有何过人之处?

听到毛主席的决定,众人是什么反应?

他这一生,又有着怎样传奇的经历呢?

“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先锋“

很多人不知道,华国锋其实并不姓“华”,他原名苏铸,1921年出生于山西交城县城南关街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

虽然家境贫穷、父亲早逝,但华国锋的母亲还是省吃俭用,坚持让孩子们读书明理,而华国锋也不负所望,他从小就勤学苦读,成绩一直很好,14岁那年,华国锋考上了当地最高的学府——交城商业职业学校。

在这里,华国锋第一次接触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也在红军的感召下,坚定了抗日救国的强烈信念。

为了直接参加对日武装斗争,华国锋和同学们一方面积极参加军事训练,一方面将自己动手制造出来的枪械、火药等武器装备运送到前线。

1937年11月7日,日军侵占太原,6日后,交城也随之陷落,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数以万计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17岁的华国锋大受触动,他悄悄回家收拾了几件旧衣服,瞒着母亲,毅然投身革命,为了不连累亲友,他接受组织上的建议,正式将名字“苏铸”改为“华国锋”,取“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先锋”之意。

由于表现积极、善于发动和组织群众,华国锋很快入了党,并逐渐成为了晋绥边区抗日根据地的中坚力量和领导人物。

在此期间,华国锋的军事才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参与了多次对日作战,无论是在战术策划还是在战斗指挥上,都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和勇气。

比如,1939年春天,华国锋得知驻扎在罗城据点的300多名日伪军,经常下乡侵扰百姓,在分析过形势后,他决定打一场伏击战,给这伙人点颜色瞧瞧。

一天傍晚,当这群日伪军烧杀抢掠完,正准备回城时,华国锋率领当地的民兵突然发起了攻击,在人数和武器均不如敌人的情况下,这场伏击战最终打死打伤日伪军60多人,而游击队无一伤亡。

再比如,1942年9月,抗日战争进入了艰苦的相持阶段,为了从日军手中夺回被占据的战略要地——“草庄头”,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伤亡损失,华国锋决定采取一次特殊的行动。

他先是利用亲情和民族大义将给日军做饭的伙夫和采买员争取了过来,并安排他们在9月8日夜里11点半打开据点的大门,之后向外发出信号;

在接到信号后,华国锋率领游击队悄悄潜入敌人的据点,在敌人不备的情况下,华国锋一行人仅用了20分钟,就结束了战斗,这次“智取草庄头”不仅歼灭、俘虏日军100余人,还缴获了大批重机枪、步枪、大米等重要物资。

彭德怀、刘伯承得知战斗的经过后,对华国锋赞不绝口:“你们这一仗打得很不错,用了黑虎掏心战术,是一个很好的战例。”

这年秋天,华国锋又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利用 “挤敌”的方针,将盘踞在芝兰村的日寇给“挤”了出去,毛主席听说后,非常高兴,他当即电告晋绥分局:“在其他各分区也令他们开展八分区那样的战斗,打出威风来,扩大自己挤小敌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华国锋在晋绥一带又继续领导了解放战争,然而,就在胜利即将来临之际,中央突然要从华北抽调5万名干部南下,很多人为了安稳并不愿意离开现有的岗位,但华国锋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从此,这个地地道道的北方汉子,来到了湖南,一干就是27年。

“你是我的父母官呐”

毛主席对华国锋曾有这样一句评语:“ 国锋同志我很了解他,他厚道老实,能关心群众,能调查研究, 能团结同志。 ”

毛主席比华国锋大了整整28岁,他老人家为什么会给予华国锋如此高的评价呢?

这还得从华国锋在湖南的工作经历谈起。

1949年6月,随军南下的华国锋先被任命为湖南湘阴第一任县委书记,2年后,又被调入湘潭,担任湘潭第三任县委书记。

当时,国内刚刚稳定,经济又百废待兴,为了掌握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情况,华国锋不坐办公室,而是经常下乡考察,由于他穿着朴素,和许多老百姓一样,总是一身布衣,一双布鞋,还和老乡们一起在灶膛生火做饭,因此很多人在得知他的身份后,都忍不住感慨道:

“这位书记纯朴、实在、虚心, 没有一点官架子,言谈、穿戴都像一个农村基层干部,真好啊!”

在深入农村调查后,华国锋决定运用典型示范和逐步推广的方法,在农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并建立了湘潭地区的第一个农业互助组,同时,他还重点抓粮食收购、销售和管理工作,使当地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幅度的增产增收。

1955年7月,毛主席在长沙视察时,在信中听乡亲们说起湘潭县委书记是个北方人,虽然年纪不大只有34岁,但参加革命已经近20年了,短短几年之间,他就让湘阴、湘潭两县的经济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毛主席立即来了兴趣,想当面见见这个年轻人。

那是华国锋第一次见到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他虽然很激动,但回答主席的问题时,他不慌不忙,有问必答,还有理有据,详细汇报了洞庭湖区防治血吸虫病的情况。

华国锋的忠厚、认真,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年10月,毛主席破例请邀请华国锋参加中共七届六中全会扩大会议,并当众夸奖他是“一个老实人”。

一年后,毛主席又在长沙专列上接见了华国锋,一见面,毛主席就开玩笑说:“你是我的父母官呐!”

这虽是一句玩笑,但从毛主席的言语之中,我们能看出来,他老人家对华国锋在湘潭的表现,是十分满意的,1960年,毛主席亲自提名华国锋担任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主抓农业工作。

为了解决湖南地区的农田灌溉问题,华国锋亲任灌区工程总指挥兼政委,他带领10万民工,不分昼夜,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仅用10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韶山灌区这一湖南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多了,韶山灌区依旧在灌溉着长沙、湘潭、娄底三市7个县市区的100多万亩农田。

之后,华国锋又主持兴修了洞庭湖排涝工程,大大减少了洞庭湖周边的洪涝灾害。

在农田增产方面,华国锋在得知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能大大提高亩产量时,他开始大力支持袁隆平的研究工作。

1973年,历经十几年的苦心研究,杂交水稻终于在湖南研究成功,但在向全国推广时,遇到了困难,已经调到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得知后,顶住重重压力,不仅给袁隆平争取到了150 万元的推广基金,还要求南方13 个省、 市立即行动,推广杂交水稻的种植。

后来的事实证明,杂交水稻的种植大大提高了亩产量,将原来的不到400斤/亩提高到2000斤/亩,不仅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也为全球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后来,荣誉等身的袁隆平一提到往事,总是感慨说:“很多年过去了, 我始终怀着对华老的感念之情。 我认为杂交水稻有今日的辉煌, 华老起了很重要的领导作用”。

在湖南省政协工作时,华国锋对湖南的另一大贡献,就是修缮和保护了毛泽东同志故居。

他说: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中国革命的成功,湘潭的一草一木都是革命的见证,都是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历史文献。我们今天保护好毛主席的故居就是对党、对人民、对革命的高度负责。以后,这里不仅要成为毛主席生活、战斗过的地方的纪念馆,也要成为中国革命的纪念馆。”

如今,毛泽东同志故居已开放了70余年,早就成为了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优秀的革命文化遗产,从这一点来说,华国锋此举,不仅造福了湖南人民,也为华夏子孙带来了深远影响。

除了在农业上实干,文化上注重和保护地方特色外,华国锋在工业、医疗等方面,也做出了耀眼的成绩,比如他主持修建了湘黔、枝柳铁路等重点交通建设项目,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湖南及周边地区的交通状况,还使原本工业基础薄弱的湖南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

此外,在华国锋的推动下,湖南省的血吸虫病防治取得了重大成就,许多百姓得以免受疾病之苦,之前因血吸虫病而荒废的地区,逐渐变成了林茂粮丰、五业兴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鉴于华国锋在地方上的突出表现,1971年1月,时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的华国锋,被调入国务院工作。

年仅50岁的他,从此迈入了一个更大的舞台!

“他担任总理是能胜任的”

进入中央工作后,华国锋担任国务院业务组副组长,他延续了以往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全力协助周总理稳定物价,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和供应等。

1975年,随着周总理的病情越来越重,华国锋开始逐步接替周总理的工作,并在这年2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被确定为常务副总理之一,主抓科学和政法方面的工作。

在这段时间里,许多高技术人才得到解放和安置,一些高端国防项目也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1976年1月8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去世后,毛主席曾苦苦思索继任总理的人选,最终在几个副总理之中,毛主席选定了华国锋。

当消息传开,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就连华国锋自己也错愕万分,连忙请辞道:“我政治水平不够,难当此重任,还请主席另择其人。”

为了打消众人和华国锋的疑虑,毛主席请毛远新在1月21日上午的政治局会议上传话说:

“ 关于总理的人选, 我已考虑再三, 就请那个自认为政治思想水平低的人来当。……国锋同志担任过县委书记、 地委书记、 现在又担任国务院副总理, 又有中央工作经验, 他担任总理是能胜任的。”

见毛主席态度坚决,华国锋最终接受了任命,在之后的会议上,华国锋表态道:

“主席让我主持国务院工作,我只好服从…… 以后大事请示主席, 日常工作和政治局各同志、 国务院各位副总理及各部部长商量着办。”

华国锋的谦逊和低调,让他迅速赢得了大家的认可,也让他得到了政治局全体同志的一致拥护。

197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个悲痛的年份。

这一年,周总理、朱德总司令、毛主席相继去世,被寄予厚望的华国锋在关键时刻,站了出来,他不费一枪一弹就稳定了全国的局势,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打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之后,华国锋也十分注意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在大会上,华国锋曾明确要求:

“今后不要宣传我个人,向上和下发文件的抬头不要写‘华主席、党中央’,只写党中央就可以了,也不要提英明领袖,称‘同志’就好”。

叶剑英为此十分赞赏华国锋,他曾对人说:“毛主席选华国锋是巨眼识英雄……国锋同志为人实在,民主作风好,能团结同志,尊重老同志。”

1981年,60岁的华国锋功成身退,主动辞去了领导职务,至此,华国锋正式离开了权力核心,过上了“隐居”生活。

“这是我最后一次了”

一位人大代表曾用八个字贴切地描述华国锋退休后的生活:深居简出,勤练书法。

华国锋的夫人韩芝俊也对华国锋说过八个字: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因此,老两口退休后一直住在国家分配的一个小院里。

在这个小院里,华国锋专门开辟了一块地,种满了瓜果蔬菜,为了种出更好吃的葡萄,华老还专门去学了葡萄的种植和栽培技术。

每到丰收的时候,小院里充满了果香,结的果子吃不完,华国锋就会给工作人员都分一些,大家品尝后,都交口称赞:“华老种的果子真甜,比我老家的都好吃。”

除了热心种植外,晚年华国锋最爱做的,就是呆在家里看书、练字,他平时甚少出门交际,每年只有两天例外---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日和9月9日毛主席忌日。

每到这两天来临的时候,平时深居简出的华国锋,必定穿戴整齐,带着家人去毛主席纪念堂缅怀毛主席,在瞻仰毛主席遗容的时候,华国锋还要亲自喊行礼令。

这一习惯他一直坚持了27年,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2007年12月26日,又到了毛主席的诞辰日,当时华国锋因为病重,已经不适合出门了,家人和医生都劝阻他不要去了,可华国锋依旧拿出那件穿了多年的浅灰色中山装,似恳求似感慨道:“就让我去吧,这是我最后一次去了”。

来到熟悉的毛主席纪念堂,华国锋像看不够般,在每个地方都驻足观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当快要离开时,华国锋挣脱家人的搀扶,拖着病体艰难在毛主席遗体前站定,他眼中闪着泪花,使足全身的力气喊道:“向伟大领袖毛主席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由于病了许久,华国锋的身体微微有些颤抖,但他的声音一如往常般洪亮,在场的人见到此景,都感动地掉了眼泪。

华国锋回去后,身体病得更重了,2008年8月20日,华国锋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临终前,华国锋对家人交代后事:“让我回卦山吧,那里树多,清净,小时候在那儿,打游击也在那儿……墓地不要豪华,只要找一块荒山坡,埋了就行……”

一直到这时,人们才发现这位曾经位高权重的老人,平时的生活是多么的节俭朴素,他有不少带补丁的衣服,屋里的陈设全是用了几十年的旧家具,家里唯一带有现代化气息的东西,就是一台液晶电视,其他别无贵重之物。

华国锋的一生,是对毛主席选择的最好回应。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与奉献,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毛主席当年的选择是多么的英明!

参考文献:

1、《关于华国锋的若干史实》,韩钢,春秋笔,2011.3

2、《华国锋的谦逊与反对个人崇拜》,霞飞,湘潮,2013.11

3、《“你办事,我放心”的若干史实》,徐庆全,求实篇

4、《周恩来逝世后, 毛泽东为何指定华国锋为代总理?》,李海文,江淮文史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