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黄土汤,就可以温阳健脾、养血止血,知道又会用的人却不多了

神希园 2024-11-12 15:01:56

在《尚书·洪范》一书中有着这样一句话:“土爰稼穑”,能化生万物。而我们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农耕文明的国家,国人们自然也对“黄土”有着极大的崇拜,但这黄土,不仅能够化生万物以哺育人类,同时还能在某种程度上发挥“救急以起死回生”之效,在中医看来,黄土就是一味能够随时就地取材的良药。

所谓黄土入药,并非是田间的黄土,而是“灶心黄土”,而且还给它取了一个十分优雅的名字,那就是“伏龙肝”。而关于黄土的药用使用,最早记载于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且还对应有一个经典方剂——黄土汤。

黄土汤是理血剂的一种,具有温阳健脾、养血止血的效果,关于此方,在原书中是这样说的,即“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其中的远血,就是距离肛门比较远的出血部位,因此,才会有先大便,后出血的情况。

该方其实主要是用来治疗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的,这一类病症患者除了会有明显的便血症状外,还会出现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甚至是吐血、衄血等症状,另外,对于妇人出现的崩漏症状,也都可以用此方来加以缓解。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曾评价这个药方是“下血崩中之总方”,认为它不仅限于缓解远血,只要是便血病症,几乎都可以选用此方。

其实,造成这些病症根本并不在于我们的大肠,而是在脾脏。中医认为,脾主统血,若是脾阳不足,便不能正常统摄,而血液的流动就会不受控制,血从上溢,患者便会出现吐血、衄血现象,血液下走,则会表现为便血和妇人的崩漏。

若体内的血液出现了大量耗损现象,那么就必然会导致患者出现四肢不温、舌淡苔白等症状,而且,脾阳不足,往往也会难以温暖脏腑,进而诱发消化不良、营养不足等病症。因此,想要很好地治疗此病症,就需要先温阳止血,再健脾养血,两者搭配进行,才能更好地维持机体正常运行。

而黄土汤所具有的温中止血、健脾养血之效,就刚好与此病症对症了,本方剂中除了灶心黄土(伏龙肝)外,还具有甘草、干地黄、白术、炮附子、阿胶以及黄芩,一共七味中药。

方中的灶心黄土(伏龙肝),用量很大,具有辛温而涩的药性,能够温补中阳,温中收涩止血;白术和附子可以温阳健脾,恢复脾脏统血的能力,但由于辛温的白术和附子很容易耗血动血,尤其是对于出血的患者来说,体内的阴血会耗损得更多,因此,该方剂便还加入生地和阿胶,共同起到了滋阴养血、止血的效果。

而再加上苦寒的黄芩,便可以克制白术,附子的辛温太过,燥伤血液,同时,生地和阿胶,在白术、附子的配伍下,就可滋阴而不腻,可以避免食物积滞妨碍胃的消化功能。总之,诸药合用,就共同起到了温阳健脾、益阴止血的效果,温病大家吴瑭在《温病条辨》中,也称赞这个药方是“苦甘合用,刚柔互济”的方剂。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1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