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去年,有位高血脂患者来找我,说自己一直服药,但病情时好时坏,治标不治本,于是就想试试中医调理,来到了我这里。
我仔细询问后,得知:患者夜晚睡觉不好,并伴有头晕头胀、手足心发热、腰膝酸软、记忆力衰退、胸闷、心悸、大便干等症状。
我再一看患者的舌脉,发现舌红,舌边有瘀斑,舌苔腻,脉弦滑。
四诊合参后,拟方: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半夏、水蛭、川芎、瓜蒌、山楂。
结果如何呢?
患者服用一个月,夜间睡眠好转,头晕头胀、腰膝酸软、记忆力衰退、胸闷、心悸等症状基本消失。
原方稍作加减后,患者又服用两个月,诸证悉平,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为巩固疗效,让患者继续服用半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这里面有什么道理呢?
其实,高血脂的产生,我们往往要考虑四个字——“三焦不通”。那什么是三焦呢?
三焦,中医认为是六腑当中的一腑。它在哪里?说白了,它就是一个腔,涵盖了除脑袋之外,身体躯干部位挂着的所有这些零件。
用明代医学张景岳的话说,就是“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的这么一个大腔。
在这个腔里头,元气周流不息,津液输布不停,所有脏腑的气机升降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所以说,这个三焦,就好比一块舞台。脏腑在上头,扮演不同的角色,你来我往,演出毫不热闹。
但是,如果三焦不通了,就像舞台上突然竖起了好多栅栏,各个脏腑之间失去了沟通和联系,那问题就出来了。
什么问题呢?
就是脏腑之间的协作消失了,气机运转停滞了,津液输布中止了,元气也无法周流了。
这样一来,好比机器不转上了绣,身体里就有垃圾出现了。垃圾的表现形式,就是高血脂。
既然如此,要想改善问题,就要想方设法,让这个三焦重新通畅起来。
怎么通畅呢?只靠健脾吗?肯定是不够的。所以真正合理的做法,是肾、肝、脾、脉,四者同调,四个轮子,让它们一起转。为什么呢?
因为肾是一身之本,肾不足,脏腑虚衰不可避免。肝主疏泄,主条达。三焦要想恢复畅达之性,必须借助肝的通调之能。
脾作为运化之中枢,气机升降之主轴,也是三焦重新畅达起来的发动机。脾不转,三焦不转。脉,即血管,是气血之府。脉通了,气血就通了,可以辅助推动三焦重新通起来。
下面就来看看,方中的用药思路:
1、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调肝肾,滋补肝肾之阴;
2、山药、茯苓、泽泻、半夏——调脾,健脾化湿、补脾虚;
3、水蛭、川芎、瓜蒌、山楂——活血、化瘀、消痰,清理脉道中的痰瘀之患。
就这样,同时从肝、肾、脾、脉四个方向入手,让三焦重新通畅起来。三焦畅,则血脂正常,血脉通畅,患者什么毛病就都没有了。
用这个方子,消除患者的高血脂之后,我就明白了:大环境不改变,中医治病治得再好,都只能是困兽之斗。
这就好像把一只狗和老虎关在一个笼子里,任凭这只狗如何凶猛,如何骁勇善战,最后的结果不会改变,恐怕连骨头都剩不下。
如今这个社会,浮躁虚华,物欲横流,中医又苦又累,还挣不到钱,就算我能接受,可是又有什么用呢?
更多的人,选择打着中医的旗号,做着赚钱的勾当,这样恶性循环,没有人学中医了,也没有人信中医了,中医又有什么前途可言呢?
哇。中医真好历害的畅百脉。一边说着中药之秘在于量但又不知道自己如何定药量。还有脸教別人如何写药量(中医竟然连写药量和根据什么写药量都分不清。以为只要方子有药量就表示根据什么写药量。真是人间极品)。说毒性吧。一句有毒是吃一吨拉肚子还吃一克死人分不出。说经验吧。搞得好象吃一克无毒一亿次就能证明吃二克就有毒啦。说症吧 又搞得在说病重吃二克能有效但在病轻时這二克就会无效一样。都说医者父母心。吃的越多效果越大。咋的中医的医者父母心就是喜欢看自己的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药都有效啦。还无理由限制药量不是想看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效果越大之下还能病好的越慢吗。这一个正常父母看见孩子生病的心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