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负荆请罪”,却不知长平之战后,廉颇和蔺相如的下场

牛辅饭前娱乐 2024-12-19 15:40:54

作为我国古代最广为人知的典故之一,“负荆请罪”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廉颇和蔺相如的“将相和”佳话更是为人称道。

按理说,这样的一对赵国双壁的将来也应该足够辉煌。

可实际上,长平之战后他们的命运,却是在大多数人的意料之外的惨淡。

他们后来怎样了?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如此下场?

英雄相惜

廉颇与蔺相如的初次合作堪称赵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

廉颇是赵国响当当的名将,战功累累,战场上的强硬果断,在赵国的将领中无人能出其右。

当蔺相如因“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卿,且官职高于自己时,廉颇的傲气让他难以接受。

他不解,一个未曾沙场厮杀的文人凭什么居于自己之上?于是,他公开表态:

“若有机会见到蔺相如,我必定要羞辱他,让他知道武将的功绩不可轻视!”

面对廉颇的敌意,蔺相如却展现了超凡的胸襟,他并没有被廉颇咄咄逼人的态度激怒,反而选择尽量避开对方。

有人为他抱不平,认为他是畏惧廉颇的实力,但蔺相如却平静地回应道:

“将相不和,国家必危,两虎相争,必定有一伤,而这正是秦国所希望看到的局面。”这话明显将将个人恩怨置于国家利益之后。

廉颇在听闻此话后,不由得愧疚万分,蔺相如的躲避并非胆怯,而是一种对大局的保护。

廉颇最终选择脱下铠甲,背着荆条,亲自上门请罪,面对廉颇诚恳的道歉,蔺相如不仅原谅了他,还主动伸出手与他结为“刎颈之交”。

这段佳话从此传为美谈,成为赵国历史上的高光时刻。

“将相和”之后,廉颇与蔺相如的合作真正进入巅峰期,他们一文一武,一个用兵如神,一个足智多谋。

赵王在两人的辅佐下,开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扩张行动,齐魏的城邑接连归入赵国版图,赵国的疆域不断扩大,可这段合作关系的蜜月期并未持续太久。

赵国的危机并未因两人的联手而缓解,随着赵惠文王的去世,赵孝成王继位,新君的年轻气盛与政治短视,给赵国的稳定埋下了隐患。

这不仅是国家走向衰败的开端,也是廉颇与蔺相如关系转冷的开始。

新王即位后对廉颇的重用有所保留,而蔺相如因病逐渐淡出朝堂,两人开始在各自的战线上各自为战,默契渐失。

在赵国四处征战之际,廉颇主张稳扎稳打、积蓄力量,而蔺相如则倾向于以外交手段为主,避免过度消耗赵国有限的兵力和资源。

两种策略的碰撞,让他们彼此的不满逐渐显现,即便双方并未直接发生冲突,但裂缝早已悄然形成。

这种暗流在赵王的多次失误决策中逐渐放大,赵国急于扩张领土却未能稳固国本,廉颇多次警告赵王,却往往未被采纳;蔺相如身处病榻,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家一步步陷入困境。

在“将相和”的佳话之后,是长久的无奈和错位,历史从来不会一味美好,英雄们也终将被时代洪流裹挟至不可挽回的方向。

长平之战成了更让人绝望的拐点。

长平之战的绝望

战国末期群雄逐鹿,刀光剑影,此时的秦国,已在列国争霸中逐渐露出吞并六国的霸主之姿,公元前260年,一场震撼古今的长平之战爆发,这不仅是赵国与秦国之间的终极较量,更是廉颇与蔺相如命运彻底改变的分水岭。

长平之战的导火索源自一个看似诱人的“馅饼”——上党之地。

这块战略要地原属韩国,但因韩国无力守卫,不得不献给赵国以求庇护,只是,这“馅饼”却是一颗裹着糖衣的毒药。

秦国视上党为自己的囊中之物,当赵孝成王不顾臣下劝谏,接纳了上党之地后,秦国雷霆震怒。

为争夺这片土地,秦国迅速调动大军,而赵国也不得不派兵迎战。

秦国此时的统治者是老谋深算的秦昭襄王,他早已在王宫的帷幕深处布好了棋局,相较之下,赵孝成王却显得稚嫩和冒进,甚至带着几分为证明自己强大的浮躁心态。

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军,赵国倚重的无疑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廉颇,廉颇在分析双方形势后,深知赵军在野战中不敌秦军,如果硬碰硬,很可能招致毁灭性后果。

为了拖延时间、保存实力,他果断采取了防守战术,在长平一带构筑起坚固的防线,与秦军形成僵持局面。

秦军远离本土,后勤补给困难,若能拖延足够的时间,赵军有望等到秦军粮草耗尽、战斗力下降的一刻,可赵孝成王并不理解。

年轻的赵孝成王不耐于廉颇的“闭门不战”,他期待一场大捷能振奋赵国士气,向天下宣告赵国的强大。

而此时的秦国,也察觉到了赵王的不满,秦昭襄王的谋臣范雎乘机使出了一记反间计。

他们四处散布谣言,称“秦军最畏惧赵奢之子赵括”,而廉颇则“胆小懦弱,只会龟缩城中”。

赵王对廉颇的不满在这些流言的煽动下,逐渐达到了顶点。

最终,赵孝成王做出了一个致命的决定:撤掉廉颇,将年轻气盛、纸上谈兵的赵括推上了前线,这一决定,就像为赵国的大厦抽走了最后一根梁柱。

赵括并非其父赵奢那般用兵如神,而是一个只懂兵书、缺乏实战经验的“书生将军”。

赵括上任后,完全推翻了廉颇的战略,他天真地认为,秦军并非不可战胜,而赵军如果采取主动进攻,便可一举夺回上党之地。

他急于向世人证明自己的才能,带领赵军主力走出壁垒,与秦军展开正面交锋,赵括哪里知道,他的一切行动,早已被秦军看透。

白起,这位战国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将领,被秦王秘密任命为长平前线的指挥官。

他精心布置了一个巨大的陷阱,等待着赵括的入网,当赵括率领40万赵军主力挺进长平战场时,白起利用精锐部队将赵军前后包抄,切断了他们的退路。赵军瞬间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

在被围困的40多天里,赵军的粮草迅速耗尽,士兵们忍饥挨饿,士气崩溃。

最终,赵括在混战中被乱箭射杀,赵军彻底失去了指挥核心。

当40万赵军无奈投降时,为了避免赵军有可能在未来卷土重来,白起下令将所有投降的赵国士兵坑杀,整整40万人被埋葬在长平的黄土之下。

长平战败的消息传回赵国,整个邯郸城笼罩在悲痛与恐惧之中,家家戴孝,哭声遍野。

无数的家庭在一夜之间失去了青壮年,赵国的国力因此受到致命重创。

廉颇得知此事时,内心悲愤至极,却已无力回天。

廉颇的落寞

长平之战后,赵国从一个拥有强盛国力和雄心壮志的大国,迅速跌入困境,四十万军队的全军覆没让赵国再无力对抗虎视眈眈的秦国,内部的朝政也愈发腐朽混乱。

长平惨败之后,赵国原本对廉颇的轻视发生了微妙的改变,痛定思痛的赵王明白,赵国当下再也经不起新的折损,只有倚仗廉颇这样的老将,或许还能苟延残喘。

于是,他重新启用廉颇,希望这位“不败战神”能继续为赵国撑起残破的江山。

廉颇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他率领赵国残存的军队,在短时间内成功组织防线,抵御了秦军的猛烈进攻。

随后,他更是挥师北上,打退了趁火打劫的燕国军队,不仅稳住了赵国的北疆,还让燕国赔偿五座城池以求和。

这场胜利,不仅震慑了周边的列国,也让廉颇的名声再次响彻战场。

接下来,他又南下讨伐魏国,以雷霆之势拿下繁阳,这一系列胜利让赵国暂时从长平之战的阴影中喘息过来,仿佛廉颇的战旗所到之处,便是赵国的最后一抹尊严。

可命运难转,这一切辉煌,终究掩盖不了赵国的式微,廉颇即便能一次次为赵国打下胜利,却无法改变赵国的根本困局。

失去了长平的青壮年,赵国的军力早已无法与秦国相抗衡,而朝堂中的派系斗争和君臣猜忌,更让赵国逐渐沦为六国之中最软弱的一环。

赵国的逐步衰落,不仅源于外敌的威胁,更因为内部的腐朽与无能。

赵孝成王在临终前,给赵国留下了最致命的遗产——一个多疑、短视的新王赵悼襄王。

这位年轻的新君上台后,并没有因廉颇的赫赫战功而更加器重他,反而因廉颇的威望日隆而暗生戒备。

功高震主,老生常谈。

赵悼襄王并未直接表现出对廉颇的不满,而是借助朝堂内一些善于钻营的小人之口,暗中削弱对廉颇的信任。

在这群小人之中,最为恶名昭著的便是郭开,郭开是赵国朝堂中的典型权臣,他善于揣摩君主的心思,以迎合取悦的手段步步高升。

赵悼襄王的猜忌很快变成了实际行动。在一次关键的战役中,他突然下令撤换廉颇的职务,将赵国的大军交给一位毫无实战经验的将领乐乘指挥。

廉颇得知消息时,满腔怒火却无处发泄。他怒不可遏地质问使者:

“赵王究竟想让我做什么?我一生为赵国出生入死,难道就因为这些人的谗言,赵王便弃我如敝履?”

廉颇并没有忍气吞声,在辞去军职的那一刻,他愤然离开了赵国大营,并公开与乐乘发生了争执。

廉颇的愤怒很快传遍了赵国上下,然而赵悼襄王却毫无悔意,他甚至认为廉颇的“桀骜不驯”印证了自己对他的怀疑。

廉颇的失落可想而知,作为一名沙场宿将,他在满腔忠诚中尝到了冷酷的背叛,自己的忠心与战功已经毫无意义,他彻底心寒,与赵国一刀两断。

廉颇在离开赵国后,辗转投奔魏国,这位曾经名震天下的战神,此时却成了一名无处安身的流亡者。

魏国的君主虽然接纳了他,却并未真正重用他——毕竟,一位曾与秦国交锋的赵国名将,未必适合参与魏国的军务,而他的存在甚至可能引来秦国的忌惮。

廉颇在魏国过得并不顺遂,始终未能获得实权,他的精神状态也逐渐陷入低谷。

在魏国不得重用的廉颇,最终转往楚国,希望能够在那里实现最后的抱负。

楚国虽然封他为将,却并未给他安排实质性的军事职责,廉颇只能在楚国的边陲小镇中,郁郁度日。

最后,廉颇带着遗憾与悲愤,客死异乡,他曾低声自语道:“我还是愿意指挥赵国的士兵,哪怕再打一场。”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曾经的双壁之一这个下场,蔺相如也不是那个幸运儿。

智臣的陨落

蔺相如这位曾立下赫赫功绩的上卿,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挚爱的国家走向深渊。

他早已病入膏肓,卧榻之上时常咳嗽不止,但他依旧坚持撑着病体,拄着拐杖一次次上朝,只为阻止赵孝成王的昏招。

然而赵孝成王年轻气盛,被秦国的反间之计迷惑,根本听不进任何劝谏。

他挥了挥手,将蔺相如劝谏的奏章掷于地上,满脸倨傲道:“寡人意已决,赵括必胜!” 这一刻,蔺相如的眼神骤然暗淡,似乎失去了所有的力气。

他无奈地退下朝堂,在路上咳出一口鲜血,染红了衣襟。

此后的数日,他的病情急剧恶化,终在孤灯长夜中郁郁而终,带着对国家的不甘与绝望离开了人世。

一代智臣,最终陨落,盛名之下,未必是一生坦途。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