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把皇位传给了黄太孙朱允炆。
朱允炆,男,汉族,生于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炆。
朱允炆是已故太子朱标的长子,被朱元璋破格选为皇太孙,成为大明王朝的继承人。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各地的那些实力雄厚的藩王尚且不敢说什么,可是等到朱元璋一去世,这些虎视眈眈的藩王就让朱允炆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朱允炆为了坐稳皇位,唯一的选择就是像后来的康熙皇帝一样实行削藩。
朱允炆继承了他老爹的良好基因,从小就聪明好学,而且还很孝顺,朱标生病的时候他才14岁,便昼夜不离开一步的侍候着朱标。
朱允炆也是从小就熟读儒家经书,再加上性情因此与父同样温文尔雅;所以也很受朱元璋的喜爱;而且古代都讲究长幼有序的纲常;所以朱标死了之后朱允炆这个嫡长孙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太子。
朱元璋在他的传位诏书上有这么一段话:“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
后朱允炆继位的第2年燕王朱棣就发动了叛乱,朱棣会发生叛乱的原因有2点,一个是当时朱允炆在削藩王,在朱棣之前已经有5位他的兄弟藩王倒台了,下一个马上就要到他了。
有个叫道衍和尚说他注定有九五之分;朱棣也不想坐以待毙就发动叛乱了,最后再建文四年六月,朱棣的燕军渡江直逼南京城下,攻破了当时的大明京城,朱允炆却下落不明,直到现在都是一桩悬案。
补充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男,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
朱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废除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减免税负,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大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明孝陵。传位太孙朱允炆。
主要贡献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特别是创设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业,促成明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还影响到清朝。自明到清,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渐趋完备。
朱元璋最重要的功绩是驱逐胡虏,除暴乱,拯救汉民族,平定天下,废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种族等级及压迫政策,恢复了中华,带领华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