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交易陷入僵局
一笔原本简单的房屋买卖,被各方的不当行为和纠纷拖入了泥潭。中介方的笔误成了导火索,买卖双方的不当操作更是让事情变得扑朔迷离。
买家张女士因中介在合同中将2.4万的中介费写成24万而选择了终止交易,这本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跳单行为引发连锁反应
张女士与卖家曹女士私下协商,试图绕过中介重新签约。这种行为本身就违背了原中介协议,也埋下了后续纠纷的隐患。
私下协商未果后,张女士决定不买这套房子。但曹女士拒绝退还5万元定金,并将这笔钱交至法院处理。
事情到这里本可以等待法院裁决。但张女士又搬出了中介避税的说辞,声称中介将房价从165万做低至142万,随后又改口说是为了节省中介费。
这种前后矛盾的说法,不仅暴露了自身也想逃避中介费的意图,更让整个事件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法律途径难解心结
事态升级后,张女士选择了法律途径,将曹女士告上法院。法院一度查封了曹女士的房子,但因曹女士已交定金而解封。
现在曹女士的房子已经被其他买家看中,准备以164万的价格成交。但张女士以合同纠纷未处理完为由进行阻拦。
这场房屋交易纠纷中,每个人都不是完全无辜的。中介的笔误是导火索,买卖双方的跳单行为违背了契约精神,相互间的指责更是让事情变得复杂。
房子已符合出售条件,新买家已经准备接手。但张女士的阻拦行为,不仅损人不利己,更让自己陷入了更被动的境地。
5万元定金的争议,演变成了一场没有赢家的纠纷。这种结果,恐怕是当初任何一方都没有预料到的。
形势早已巨变,房子那么多,现在把钱变成房容易,但是要把房变回钱可就难了。房价高对大家都不好(炒房客除外),最终买单的都是老百姓。很多人只看到价格到哪了,而很少考虑它到时能不能卖出去,好不好卖。房子是商品,卖不出去喊破天都没用,所谓的房价都是虚数,要有人买你的房才行。不管哪个城市,房子都是越来越多,叠加人口出生大幅暴跌,只会越来越难卖,越来越不值钱。越到后面剩下还没买房的往往越没钱,购买力越弱,都不知道你转手要卖给谁,卖给有钱人?他们都很多房等着卖呢。就算他们有改善需求,一般也会优先考虑买一手新房,而不是二手房。房子实际建造成本是非常低的。有人说土地贵,房价都跌了土地不跌吗?不肯卖?你爱卖不卖,不卖拉倒,别以为大家不知道,卖地是来钱最快的,也是最好赚的。房价低才能真正释放消费力,毕竟买房是大宗商品大额支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在急的是卖房的人,没钱的人才急。对于买房的人不用急,手里有钱不用怕,有钱还怕买不到房子吗?有钱随时可以买到房,有钱想买哪里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