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日本汽车巨头合并!国产车暴揍日系?

黑马公社 2024-12-26 10:27:28

这段时间,车圈的风波一直没断过。

比如,极越的瓜已经来到“小作文对骂”环节,但如果放在“本田日产合并”这种消息面前,也只能算小孩子过家家。

12月18日,日经新闻报道,日本两家汽车巨头本田和日产,拟磋商经营合并,成立合资公司,且考虑将三菱也纳入旗下。

也就是说,本田、日产和三菱三家日本汽车厂商,正在谋求合并成为一个汽车集团。

网友锐评,这次是真的“日本车”了。

按照2023年的销量来看,如果此次合并成功,这个新集团将成为继丰田、大众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汽车集团。

图源:车东西

而在这个排名中,国内车企中唯一上榜的比亚迪,排名第10。

2021年,法国PSA标致雪铁龙集团和FCA菲亚特克莱斯勒,各出资占股50%成立Stellantis之后,一跃成为全球第四大车企(仅次于大众、丰田和雷诺三菱日产联盟)

而此次本田日产谋求合并则是Stellantis之后,汽车行业又一次重大重组。

因此,说本田日产合并是汽车行业“大地震”完全不为过。

但黑马估计,不少吃瓜群众看到这里就疑惑了,本田、日产都是全球前十的车企,按理说谁也不该服谁,怎么就突然商量要上一张桌子吃饭了呢?榜一大哥丰田能允许这哥仨在家门口原地合成一个大怪兽吗?

其实归根原因,还是汽车行业太卷了,特别是中国车企“来势汹汹”。

新势力正在从国内卷向全球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奇瑞、比亚迪、上汽这伙车圈老炮出海——

如果说前者如今还是小打小闹,没有真正对敌方造成破防伤害,那么后者,可谓是已经在人家地盘上“作威作福”,抬腿圈地了。

就拿奇瑞来说,今年以来,国内市场基本被新势力占据了主导,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了50%。

大家挂嘴上最多的,是小米、问界、理想等新势力,除了在提到智界的时候会带一嘴奇瑞,奇瑞的存在感已经越来越低。

但这种情况下,奇瑞的增速却不降反增,2024年前10个月销量就已经突破200万辆,增速高达40%——

为啥?因为哥们儿跑海外燃油车市场闷声发大财去了。

2024年前10个月,奇瑞出口销量近100万量,将近一半的车卖到了海外,增长近20%。

然后你再看出口阵地,奇瑞爱往中美州、南美洲、中东等地区卖车,上汽爱往欧洲、澳洲等发达国家卖车。

而这些市场,原本是日系车的舒适区。

那么问题来了,市场保有量一定的情况下,国产车销量库库往上涨,那谁的市场萎缩了呢?

今年1-10月,本田全球销量310.0万辆,同比下跌3.26%,三季度营业利润2579亿日元,同比下滑14.6%,除税后利润1125.2亿日元,同比腰斩58.5%。

今年三季度,日产盈转亏,净亏损93亿日元;据金融时报报道,日产高管坦言,日产目前的现金只能支撑12-14个月的时间。

这还没完,11月日产再次宣布全球产能削减20%,并启动9000人裁员计划,预期利润从年初的6000亿下调到了1500亿元。

甚至,日系车的颓势,连丰田也没能幸免。

三季度财报显示,丰田营业利润大跌20%,归母净利润腰斩,全球销量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无论是日本本土,还是最大的北美市场,都在全线下滑。

面对这样一泻千里,拽都拽不回来的局势,日系大厂选择合并抱团取暖也没啥奇怪的了。

你说丰田干不干?它干不干黑马不知道,但黑马觉得,再这样下去丰田可能也得寻思找个厚米抱个团。

毕竟这小日子,是真一天不如一天了。

但日系车毕竟贯穿过一代人的生活,早年间凭借省油耐用性价比的优势,日系车占据了中国绝大部分汽车市场。

能从美国嘴里抢食,按理来说日系车不应该这么早下牌桌,迄今为止丰田的混动、本田的底盘调教也都还是一把好手。

可哪怕丰田如今依旧稳居全球第一大汽车厂商宝座,也挽回不了大家认为日系车依然衰落的看法。

其实归根到底,是日系车没有跟上智能化电车时代的脚步。

在油车基本已经饱和的全球市场上,电车的出现带来的除了技术上限的突破,还有新能源这个新的增量市场。

而新增量的出现,意味着如果不转型升级,那么很快就会出现一批新的竞争者后来居上。

对于传统油车大厂来说,大象掉头做不到抢占先机,可如果还没有比亚迪这般壮士断腕的决心,被时代抛在后面,是真的一点也不奇怪。

日系车在崛起的时候,面对美国的打压,各种做管理优化、产业升级,差异化竞争,最后才出的头,没理由上位之后,就忘了勇者是如何打败魔王的。

不过日系车的衰落,只是现下汽车行业洗牌的一个分镜头。

对于国产新势力来说,通过智能化弯道超车只是拥有了上牌桌的资格,而怎么把牌打下去,还需要诸位进一步的沉淀。

这段时间哪吒、极越的风波还没停歇,谁也不知道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自己。

前有新势力接连暴雷,后有老牌厂商抱团取暖,汽车行业再全球范围内的洗牌不会就此结束,能站到最后的,势必是大浪淘沙过后,真正有价值和竞争力的头部。

对车企来说,是关乎生死的挑战,但对消费者而言,这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

0 阅读: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