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烧不退,中医的临证思辨

鸿志康康 2025-01-19 19:10:40

低烧是临床上常见的疾患,西医做了很多检查,最后还是找不到原因。中医却能辨证论治,对于治疗低烧效如桴鼓。

中医看来,低烧的原因,从大的方面来说,不外是外感和内伤两种。

外感余邪未清,留恋于营血,或者在高热的过程中,消烁精血津液,正气极虚,正虚邪少,都可以出现低烧。

内伤病由于长期消耗,造成阴虚或阳虚,气虚或血虚,在某些病理变化过程中,均可能出现低烧证。

后者这四种类型,每每夹杂存在,不但阴虚者可夹血虚,阳虚者可夹气虚,亦有阳虚发热兼夹血虚,阴虚发热兼夹气虚的。可见阴阳气血,在生理上相互资生,相互协调,在病理变化中又可以互相影响。

外感余邪未清

低烧证要不要用透邪外出的药物?

属于病程不久,外感余邪未清的,应在扶正(如温养气血,清热生津等)的基础上,酌予透邪,但必须具有透邪的脉症。

如青蒿鳖甲汤治疗夜热(低烧)早凉,其前提必须是在发热之先,有一点恶寒。有一点恶寒,即有一分透邪外出的可能。否则纯属里证,则不宜透邪的药物,而只宜内清。

内伤证的低烧,一般病程较长,可长达三几个月甚至三几年的。

如无透邪的脉症和病机,则宜根据其是阴虚或阳虚,气虚或血虚,或虚中挟实,均应调整阴阳,温养气血精津,着眼在补虚的基础上,内清其热。

遣方用药,亦有类似扶正透邪者。因为方和药对于人体,往往因病机不同,身体素质不同而起到不同的作用。

例如青蒿鳖甲汤治疗余邪未清,热邪深入阴分的夜热早凉证,明明是在扶正的基础上领邪外出的;但它又可以治疗肺痨骨蒸潮热,转而成为养阴清热的方剂,使阴复则阳潜而热退,是热从内清,既不是透邪外出,也不是散在表的虚热。

这就是同一个方剂由于病机不同所起到的另一种不同的作用。

阳虚发热

所谓阳虚发热,一般常指脾(胃)之阳,阴虚发热,一般常指肝肾之阴。阳虚者,可因阳虚不摄,虚阳浮越而低烧;阴虚者,可因阴不潜阳而低烧。

阳虚发热的低烧,一般是指脾阳(中气)虚弱来说的。《素问·调经论》所说的“阴虚生内热”的“阴虚”是指营养物质来说的。但其病机则是由于劳倦失常,内伤脾气(阳)所引起的。

脾胃运化功能衰退,纳谷衰少,水谷精气归脾转肺者少,肺的宣发无源,导致上焦不通利,并进而导致下焦不通,上下不通,胃气郁而生热,热气熏于胸中,就会发生阴虚生内热的证候。

这个热,是虚热,与《难经·四十九难》“饮食劳倦则伤脾”的病因相同,所以这个“阴虚生内热”的“阴虚”,溯本穷源,实际上是脾阳虚。

李东垣在治法上提出“甘温除热”,立方遣药,用补中益气汤等升补脾阳治疗这种发热证,有很好的疗效。

这种脾阳虚的低烧证,日久失治,时好时坏,一遇烦劳太过,即发低烧,又与《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的“阳气者,烦劳则张”的病机相同。

因为阳主固摄,脾居中央,脾阳统摄四旁,在脾阳虚的基础上,一遇烦劳,就会使原来已虚的脾阳更虚,失其统摄之权,虚阳外浮而发低烧。

凡是在临床上凡遇到久病,上、中午发低烧,有时或伴有怕风(营卫虚,不任风寒),脉浮大而虚,舌淡红,苔白,面白神疲,纳食不香,询知由于烦劳过度者,就会考虑为脾虚发热,采用五味异功散合生脉散加升麻、北芪等治疗,升补脾胃,使“土厚则气自敛”,一般十多剂即可退热。

此方在升补脾胃的基础上,并具有开阖升降的作用,以调整肺脾胃的功能,润燥同用,不全用辛燥升提,免伤肺胃亏阴,因为脾虚日久,生化乏源,势必累及肺胃之阴,故能获较佳的疗效。

阴虚阳亢的发热

《素问·至真要大论》的“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热”,是属于阴虚阳亢的发热,张景岳指出此种发热,“非火之有余,乃真阴之不足也,阴不足则阳有余而为热,故当取之于阴,谓不宜治火也,只补阴以配阳,则阴气复而热自退矣。”

王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说,明白指出应补肾阴以制约此种阴虚阳亢的发热。

大凡在临床上,遇到长期低烧的患者,如在午后低烧,脉弦细数,舌红少苔,面目潮红的,就应考虑肝肾阴虚的发热。在治疗上或用滋阴潜阳,或用滋阴降火,一般以六味地黄汤为主方,随症加减出入。

如果属于肺痨而累及肾阴的阴虚发热,低烧而伴有干咳、粘痰,自汗、盗汗者,又应在六味地黄汤的基础上,加入滋养肺胃之阴的药物,如银耳、百合、沙参、麦冬、川贝等,金水同治,使高源不绝,肾阴才易恢复。

血虚发热

血虚发热与肝肾阴虚发热,在症状上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者,在证候上,都是虚热,都是以下午发低烧为多。

不同者,阴虚发热,一般有阳亢脉证,如脉细弦数,舌红少苔,颜面潮红,耳鸣,眼花等气火上扰清空的症状。血虚发热,多气随血虚,故脉细虚弱,或浮大而虚,舌淡白,稍有劳则身热汗出,气不足息,五心烦热,精神疲乏,面无血色等。

治疗方法,大体上仍是甘温除热。但治在血分而非气分,故不宜补中益气汤以升补阳气,宜养心肝之血。

常用方如甘麦大枣汤加枣仁、党参、杞子等,如血虚夹热则酌加地骨皮、丹皮、生地等,我常用此方随症加减,获得较好的疗效。

气阴两虚的低烧

气阴两虚的低烧证,可在大热病后出现。

例如《伤寒论》397条竹叶石膏汤证,便是伤寒热病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低烧证的治法,可资借鉴。

也可在内伤虚劳中出现,如肺痨病,久病低烧盗汗自汗,长期消耗,阴损及阳,肺虚耗夺脾气以自养,则病及于脾,脾胃气虚,出现喘咳短气,饮食减少,大便溏薄,形肉消瘦等症,但仍低烧未已,

一般常用培土生金法治疗,常用方如四君子汤及生脉散和甘麦大枣汤合剂加减,疗效也很好。

编者按

阳虚发热要补阳,阴虚发热要滋阴。

其处方用药,要补阳勿伤阴,滋阴勿伤阳,与破阴存阳,或泻阳存阴纯用辛热或苦寒一边倒者不同。因为前者是人体的阴阳气血偏胜偏衰,所谓“精气夺则虚”的证候;后者是邪气亢盛,所谓“邪气盛则实”的证候。

前者宜滋补,以补正为主,如补阴以配阳,或补阳以配阴,左归、右归可资借鉴。后者宜祛邪,如破阴以存阳,或泻阳以存阴,四逆、承气可资借鉴。

阴阳气血,既有相互约束,又有互相资生,互相依存的作用,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不论阳虚或阴虚的低烧,补阳者若纯用辛热,就会损害阳中之阴,阳无阴则不生,不但达不到补阳的目的,很可能导致阴阳两虚;滋阴者,若纯用苦寒,就会戕伐阴中之阳,阴无阳则不长,不但达不到滋阴的目的,也可能导致阴阳两虚。

总之,在临床中,每每有很多长期低烧证找不到病因的。中医通过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往往能治好一些顽固的、不明原因的低烧证。

1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