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33位军事家,徐向前排名第10,李先念评:越是硬仗越向前

烟寒若雨话秋风 2024-09-19 13:55:25

1989年中央军委公布了33位军事家名单,排在前三的是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绝对的当之无愧,实至名归。

徐向前排在第10,李先念位列第15,在他后面的就是“战神第一”粟裕。

“向前!向前!”提起徐帅,这位西路军领袖,后人们总是肃然起敬。

原国家主席李先念曾说过:“我一生有两个老师,一个是徐帅,教会我打仗;一个是陈云同志,教我管经济。”

就连山西军阀阎锡山都感叹:“我山西出人才,文有薄一波,武有徐向前,如果这两个人都为我所用,我就可以统治全中国!”

徐向前戎马一生,却是极其的低调、谦逊,就连身后事都要求“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最终将骨灰撒在了大巴山、大别山、河西走廊、太行山,这些他曾战斗过的地方。

而李先念去世后,也把骨灰撒在了这里。

那么,徐向前元帅的一生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经历?他与李先念交情到底有多深?

怎样的感情,让两位战友死后“同眠”?

晚年回忆起徐向前,李先念总是感慨万千:“我真正认识徐(向前)帅是在红三十三团当政委时。我们两人不约而同就熟悉了。他跟我特别好,我和徐帅是意气相投,绝对是我的老师!”

1929年,徐向前从上海来到鄂豫边区,担任红十一军第三十一师师长。

1931年,他正式升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兼第四军军长。

紧接着,李先念拉起的革命队伍,就编入了红四军下属的第十一师第三十三团。

李先念相继当过红第十一师第三十三团政委,第十一师政委、红三十军政委,一直在徐向前直接指挥下。

两人刚接触不久,徐向前就救了李先念一命。

那是1931年12月28日,身为红三十一团政委的李先念,率部接下了主攻障山阵地的任务。

因为敌众我寡,三十一团的阵地被撕开一道口子。

汹涌的国民党军,呼啸着如潮水般涌来。

李先念沉着冷静,弹无虚发,即便如此也难以抵挡。

眼看着防线就要被攻破,一声“总指挥来了!”的呐喊,瞬间扭转了战局。

原来,徐向前得知战况紧急,带着手枪队亲临前线。

李先念立刻来了精神,率部猛烈向敌右翼包抄,插入敌军的侧背,杀得敌军四处逃窜。

李先念临危不惧,敢打敢拼的精神给徐向前留下深刻印象。

而徐向前不顾危险、置身险境的壮举,也让李先念认定“绝没有跟错人!”

就这样,两人成了可以把后背交给对方的生死至交。

1933年,蒋介石任命刘湘为四川“剿总”。

刘湘为了邀功,竟集结兵力,在其控制区内对红军展开了六路围攻。

西线作战的李先念,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发起了仪(陇)南、营(山)渠(县)、宣(汉)达(县)三次进攻战役,并取得了奇袭达县县城,一举端掉四川军阀刘存厚的老巢“绥定王国”, 充分显示了超凡胆略和卓越军事才能。

自此,徐向前愈发看好这位只有24岁的青年。

更让徐向前感动的,还在后面。

李先念的决绝:“你叫我往哪里打,我就往哪里打!”

“在东线没吃上‘肥肉’,西线再不搞他一家伙,就太不合算了!”

1933年9月1日,四川巴中的一间平房里,徐向前提出让部队一直插到西北方向的黄猫垭、旺苍坝一线,切断田颂尧、 邓锡候两军的退路,打一个大歼灭战。

李先念赞成道:“这是招妙棋啊!我同意!”

不过,徐向前“深迂回”的建议有人不同意。

徐向前憋着一肚子的火,一根接一根的不停抽烟,叹气道:“可惜呀!可惜!眼看到口的‘肥肉’吃不上了呀!”

没想到,李先念却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 你叫我们往哪里打,我们就往哪里打!”

听到这话,徐向前深受感动。

他立刻起身:“好! 他让浅迂回,那是去抓兔子的尾巴,抓不住的。我们来个机断专行,这回就是犯错误也不听他的,打完仗再说,错了我负责!”

徐向前立刻恢复精神,指示李先念:“你叫程世才马上带先头部队出发,经仪凤场、雪山场,直插黄猫垭,我们随后就到!”

在徐向前的运筹帷幄下,我军堵住了敌田颂尧部的十几个团。

接着,徐向前、李先念,亲临战场指挥。

田颂尧所部急得团团转,集中炮火,猛攻我方薄弱点,想着逃出生天。

徐向前火冒三丈,对李先念说了句很重的话:“部队要是顶不住,放跑了敌人,我就撤你们三十军!”

李先念二话不说,扔下上衣,提起枪就往战场上冲。

后来,参谋告诉李先念,他走了以后,徐向前怕他上去拼命,非常后悔。

李先念下定了必死的决心,带着三十军的指战员,坚守在敌人炮火最猛烈的地方,紧封“瓶口”。

有了他们的身先士卒,我军官兵们也都铆足了劲要大干一场。

即使田颂尧进攻的再猛烈,也没有人后退一步。

李先念率兵接连击退了敌军两轮大规模进攻后,田颂尧部队士气骤减,他们被压在山沟里,前拥后挤,人喊马嘶,乱成了一团。

“时机已到,发起总攻!”徐向前一声令下,李先念等指战员如猛虎下山,跃出战壕,急冲冲的往敌军指挥部扑去。

田颂尧的数万人马,瞬间被切成了好几段,被我军分头围歼。

激战数日之后,全歼敌1.4万余人,缴枪7000余支,迫击炮40余门,子弹数万发,银元上万枚,获得了反攻以来的最大胜利。

壮哉西路军,难得西路军!

徐向前对李先念有多信任?

在西进的最后关头,能把剩余的3000人都托付给他。

“我不能走,部队打了败仗,我们回去干什么? 大家都是同生死、共患难过来的,要死也死到一块嘛!”

1937年3月13日,西路军在缺少粮草、弹药匮乏、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于倪家营子,跟马家军血战四个月后,终于完成了突围。

此时军政委员会下达了让徐向前返回延安的决定,徐向前却执意要留下。

不过,徐向前目标太大,个人服从组织,除了执行命令,不能多说什么。

徐向前临走之际,把所有残留的西路军都交给了李先念。

在倪家营子突围前,西路军到底经历了什么?

1936年西路军西渡黄河,孤军深入河西走廊。

看上去,这支队伍足有21800余人,可四成以上都是手无寸铁的伤病员、勤杂人员、医护人员。

三个人才能分到一支老旧的步枪,子弹更是少的可怜。

他们渡河时,身上只有几天的口粮,衣服也非常单薄。

荒芜的走廊,我军面对的是“坐地户”青海军阀马步芳。

马步芳调集了30490精兵,13000匹马,他们手枪、步枪、轻机枪、手榴弹、弯刀,样样俱全,甚至还有两个炮兵团。

为了以防万一,马步芳又攒了52个民团、2个独立营、12个支队, 共计79000余人,马47000匹。

不论是人数、装备还是群众基础,西路军都与“马家军”不在一个层级。

在作战中,西路军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尽管如此,西路军还是不负众望的打下了古浪等多个县城。

1937年1月,西路军主力进入倪家营子休整。

马步芳听说后,为了“毕其功于一役”,亲自带着5个骑兵旅、3个步兵旅、1个手枪团及甘青两省大批民团, 共7万余人杀了过来。

刚进倪家营子外围,“马家军”就用兵力优势将西路军团团围住,而后进行集团冲锋。

亲历此战的程世才回忆:“第一波冲锋被我们打退后, 敌人的第二波冲锋又马上接上来, 再次强攻。有时,敌人的冲锋多达三四波, 打得非常凶恶。”

郑维山回忆道:“一开始敌人就集中兵力、火力向我们进攻,那真是人叫马嘶, 弹雨如潮。冲锋的敌人像潮水一样, 一波刚被击退, 另一波又冲上来。”

墙壁倒塌后,我军官兵就用血肉之躯,填上去。

前一个战士倒下,后面的同志堵上来。

倪家营子昏天暗地,男女、轻重伤员,没有任何分别。

轻伤员坚持作战;重伤员趴地上,拿着手榴弹,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

打到最后,西路军完全是跟敌人肉搏:咬他们的耳朵,锁敌人的喉咙,拔他们的胡子。

“我们坚信胜利前途,并号召全军斗争到底,现虽日食一餐,眼前无水,而绝不会灰心,准备战到最后一滴血!”这是徐向前、李先念等西路军全体官兵的承诺。

历经九死一生,他们才终于杀了出来。

徐向前、李先念,当真是过命的交情。

新中国成立后,李先念调任财政部工作,他担心自己干不好,心里非常矛盾。

徐向前得知后亲自劝导:“财政部长,尽管原来没做过,也难不倒你。 这与打仗是一样的道理,你也不是生下来就会打仗嘛!

这一番话,给李先念增添了无限的力量。

即使李先念当了国家主席,有拿不准的事,也会去征询徐向前的意见。

和平年代,两人也从未忘记西路军的岁月。

1983年,李先念写了篇纪念西路军的文章,刚落笔就去找徐向前斧正。

回忆起那些九死一生的日子,两位老人感慨万千。

1989年军委评出了33位军事家,徐向前排在第十,李先念在第十五。

看着徐向前的名字,李先念评价道:“向前!向前!越是打仗,越向前!”

1990年徐向前病重之际,李先念怀着沉痛的心情前来看望。

在徐向前心里,早已把李先念当作至亲之人,所以将没有告诉过家人的遗嘱告诉了李先念。

徐向前说完,李先念含泪点头应允:“我走以后,有三个请求:一是不搞向遗体告别;二是不开追悼会;三是把骨灰撒到大别山、大巴山、河西走廊和太行山。”

两年之后,李先念也离开了人世,他也留下遗嘱,将骨灰洒在了那四座大山。

两位亦师亦友的开国元勋,从此相伴长眠。

参考文献:

张肇俊,汤堃.李先念与徐向前[J].党史天地,2009,(06):89.

张肇俊,汤堃.要死也死在一块嘛[J].党史天地,2009,(06):95.

徐平.36位“中国当代军事家”是如何评定的[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09,(05):32.

张肇俊.李先念与徐向前相知相交一甲子[J].福建党史月刊,2011,(13):27-30.

5 阅读: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