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明确两个关键要点:其一,对于思维和情绪,无法进行反抗,只能予以接纳;其二,虽然无法控制思维和情绪,但行为是能够掌控的。
强迫思维发作时,大脑会迫使您去思考某些内容,若您去思考会感到焦虑,若不去思考则会更加焦虑。
那么,我们来梳理一下面对强迫思维时的应对方式。以往,强迫症患者在面对一种思维时,通常会有以下几种做法:
a. 顺着思维去想,例如穷思竭虑。
b. 不让思维存在,例如不停地埋怨自己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
然而,事实证明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实际上,在痊愈之后,这两种应对方法是可行的。a 做法可行,比如思考一个问题;b 做法也可行,比如在学习或工作时,不能分心去想其他事情,但并非是抱怨思维的存在,而是能够控制暂时不去想)
但目前对于各位而言不可行,因为不论是 a 还是 b 的做法,只要去做,都是带有反抗性质的。采用 a 做法,是期望想通或想明白,从而让思维消失;采用 b 做法,则是直接打压、逼迫思维消失。只要期望思维消失,就是反抗,这会导致思维愈发强烈,进而形成强迫思维。
那么,现在应采取与 a、b(反抗)不同的 c 做法,即接纳。也就是不顺着思维去想,但允许其存在。具体做法就是前文反复提到的,直接切断强迫思维,同时感受想要去想的冲动。
接下来,再谈谈面对焦虑情绪时的处理。
以往,我们面对焦虑、害怕、恐惧等情绪时,通常只有一种做法,即上面的 b 做法,也就是不停地打压和反抗这种情绪。a 做法基本不存在,正常人一般也不会顺着焦虑不停地去感受。但 b 做法的结果已经证实,越反抗情绪越强烈。(即便痊愈之后也不应采取)
那么现在,应采取 c 做法,即接纳。也就是允许焦虑存在,并承受这种焦虑。
将上述两个步骤综合起来,便是前文所述的方法。
关于具体的操作细节:
森田疗法在这方面提及得并非十分清晰,这也是为何有人会认为森田疗法的操作性不太强的原因。(强烈建议病友们阅读《战胜强迫症》和《情绪自救》,这两本书中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方法,对我帮助极大)
想要摆脱强迫症,最为关键的还是自身不断依据正确的方式去实践。
关于其中的道理,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但还是要赘述几句。
核心在于,保持高度的敏锐性和注意力集中。当察觉到强迫思维来临(强迫思维指的是令您感到痛苦的思维,或者您可以自我检验,当这个想法出现时,如果告诉自己稍后再想,能否停止,如果无法停止且非常渴望去想,这就是强迫思维),哪怕只是一点点苗头,也要立刻切断,不要犹豫和留恋。然后立即将注意力转移到正在进行的事情上,或者关注呼吸(可参考《情绪自救》一书)。
正如《战胜强迫症》书中所讲,切断一次后,强迫思维不会停止,它还会再次出现。比如您可能会想去思考刚才的切断行为是否正确,或者自己是否已经开始焦虑,这些都属于强迫思维,要再次直接切断,然后将注意力拉回到学习上。如此反复,无论思维的诱惑性有多强,或者觉得某个问题很有必要去确认,都不要理会,直接切断。
多次切断后,可能强迫思维不再强烈,但大脑可能会陷入一种胡思乱想的状态,无法强烈但就是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在要做的事情上,仿佛身上有一点点痒,总之就是不自在,会东想西想,这种情况也要直接切断,因为这也是强迫思维的一部分。
至于焦虑情绪,只需一直承受着,当想要关注焦虑,例如询问自己刚才是否还焦虑,也要立即切断,然后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所谓心甘情愿地承受,就是不试图通过任何小聪明的手段去进行强迫行为或者排斥焦虑。就像正常人一样,直接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暴露在焦虑之中。
只有通过这样的实践,才会在某一刻让自己的身体真正明白,焦虑和思维并不可怕,它们是可以存在的。要记住,不是大脑明白这个道理,而是身体自己彻底领悟。做到这一点,您便真正克服了强迫症。
滚犊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