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如李天佑、韩先楚能打,却能当上兵团司令,就一个字“稳”

家琦说科 2024-09-12 10:36:45

作为主力部队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向来以勇猛无畏之名远扬,这支铁血劲旅在解放战争中缔造了众多卓越战绩。

而之所以能够成就如此辉煌,自然离不开其麾下众将士的奋发图强,这其中就包含了素有虎将之称的李天佑、让敌人自叹不如的旋风司令韩先楚,以及令毛主席深感放心的邓华。

颇为有趣的是,在这三人当中,从作战指挥方面来看,邓华在个人实力上是不如李天佑、韩先楚能打的,然而最终却是邓华当上15 兵团司令,而李天佑和韩先楚却只能担任 13、12 兵团的副司令,这究竟是为何呢?

1914 年,广西临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迎来了李天佑的诞生。或许是期望着贫寒的家境能够有所改善吧,父亲为他取名 “天佑”,期盼上天能庇佑自己的孩子平安长大。

但事与愿违,随着李天佑的逐渐长大,李家的生活愈发艰难,甚至到了卖儿卖女的窘迫境地。在这样的困境之下,李天佑早早辍学去打工,成为桂林一家米粉店的学徒。

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学徒的日子极为艰苦,不仅要没日没夜地劳作,还时常挨打受气,生性刚烈的李天佑心中满是憋屈,小小的心灵中燃起了一团熊熊烈火。

1928 年,革命之风席卷广西,年仅 14 岁的李天佑终于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毅然报名参军,成为桂系名将李明瑞的部下,后在张云逸等共产党人的引领下,最终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 年冬天,李天佑秘密参加百色起义,光荣地成为红七军的一员,正式踏上为共产主义事业拼搏奋斗的光辉征程。

熟悉李天佑的人都知晓,他在打仗时向来勇猛无比,专挑硬仗恶仗打,多次在危急关头奋不顾身地冲锋在前,以熊心虎胆之气势斩获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战绩。

1934 年,因战功卓著,刚满 20 岁的李天佑被擢升为红五师师长。在接下来的第五次反 “围剿” 中,他愈战愈勇,成功指挥了著名的高虎脑战斗。

说起高虎脑战斗,那可是载入《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经典战役。在这场战斗中,李天佑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毫不退缩,犹如出山猛虎般奔跑在战斗前沿,哪怕是身负重伤也坚守阵地,率领部队整整坚守三天三夜,累计击退敌人九次猛烈进攻,为大部队安全撤退赢得了宝贵时间。

全面抗战开启后,李天佑的部队被编入八路军第 115 师。

面对日本鬼子的疯狂挑衅,李天佑这只猛虎早已按捺不住,时刻准备上阵杀敌。

1937 年 8 月,日军占领平津后继续西下,企图抢占山西。我党经过慎重考量,决定在平型关与敌人展开战斗。此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必须打出八路军的气势,唯有如此才能振奋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

当李天佑接到伏击日寇的命令时,他兴奋得跳了起来。聂荣臻见状,笑着询问他是否有信心,他斩钉截铁地回答:“有!”

几天后,李天佑的部队传来捷报。战斗虽然异常艰苦,但他们凭借强大的意志完成了主攻任务,成功夺取制高点老爷庙,为平型关大捷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天佑在抗日战争中的优异表现得到党中央的高度赞扬,在解放战争中他再度被委以重任。

从 1945 年起,李天佑奉命来到东北地区,在这片辽阔的战场上大展身手,率领第一纵队攻打四平、进击锦州、直捣沈阳,所到之处敌人闻风丧胆,虎胆将军之名自此流传。

1949 年 5 月,李天佑被任命为第四野战军第 13 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在接下来平息广西匪患的战斗中做出杰出贡献。

与敌人交战时,如果说李天佑以勇猛见长,那么韩先楚则是以快制敌,正所谓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

韩先楚与李天佑一样出身贫寒家庭,吃不上饭,也上不起学,童年时期在大别山上日复一日地放牛。

常言道乱世出英雄,动荡的年代、纷乱的社会,再加上日益艰难的生活,这一切都激发着韩先楚寻找向外发展的勇气和胆量。

1927 年,在南昌起义的深刻影响下,全国各地相继爆发武装斗争,其中就包括著名的黄麻起义,而这里正是韩先楚的家乡。

在革命力量的感召下,放牛娃韩先楚毫不犹豫地投身农民革命斗争,以最淳朴的热情开启了自己的革命征程。

黄麻起义后,年仅 17 岁的韩先楚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此辞别家乡,跟随孝感游击队东征西走,在一次次游击战争中不断历练成长,从一名普通的红军战士逐步晋升为营长、团长、乃至师长。

此后,韩先楚在红军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都有出色表现,但真正让他声名大振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旋风司令” 的称号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得来。

1946 年 2 月,国民党向南满根据地疯狂进攻,韩先楚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第 4 纵队副司令员,凭借卓越的军事战斗和指挥能力,多次击退敌人的凶猛进攻。

这一年秋天,国民党反动派再度向南满解放区发起进攻,其中就有着 “千里驹” 之称的国民党军第 25 师,他们来势汹汹,嚣张气焰直逼新开岭。

由于国共双方在军事装备上差距巨大,战斗之初我军一度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面对不断增援的敌军,有人提议先撤出战斗,但韩先楚却提出反对意见。

原来,经过详尽侦察和缜密思考,韩先楚早已看出敌人要害,于是力排众议,赢得了继续猛攻的绝佳时机,最终率部全歼国民党 25 师,创造了东北战场上的一个新奇迹。

毛主席亲自起草中央军委对韩先楚的嘉奖电报,高度赞誉他的战斗指挥能力。

受到鼓舞的韩先楚愈战愈勇,在接下来的四保临江战斗中,他再次主动请缨,在战斗中巧妙运用游击战术,灵活穿梭于敌军阵营之间,如一阵旋风般在无形中消灭敌军有生力量。

四保临江战役的胜利彻底扭转了东北战场上的攻守之势,我军自此牢牢掌握战争主动权,韩先楚 “旋风司令” 的威名在国民党阵营中广泛传播,他的部队也被国民党将领公认为东北最难对付的 “旋风部队”。

1949 年 4 月,韩先楚出任 12 兵团副司令员,率部解放武汉,开启新的革命征程。

与李天佑的虎胆雄心和韩先楚的灵活多变相比,同为四野兵团司令的邓华似乎显得有些平凡,那么他又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兵团司令的呢?说起来其实就一个字 —— 稳。

1910 年,邓华出生在湖南省郴州市永宁乡,由于家境殷实,他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在文化知识的熏陶下,骨子里透着一股书生之气。

然而邓华并不安心做一名只读圣贤书的文弱书生,在国破家亡的社会现实面前,他毅然投笔从戎,加入救亡图存的爱国学生运动中,完美诠释了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的古人精神。

1927 年 3 月,邓华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年后,他在湘南起义中小试身手,为中国土地革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湘南起义后,为保存实力,在朱德的带领下,邓华跟随起义队伍来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同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汇合。

来到井冈山后,在朱德、毛泽东的共同领导下,邓华进步神速,政治军事思想也得到了极大提升,政治组织能力逐步显现。

虽然同为军人,但在旁人眼中,邓华自带一种书生气质,无论是思想觉悟还是谈吐风度,都明显优于常人,更重要的是他为人做事沉稳淡定,这一切都使他成为组织干事、政治委员的绝佳人选。

1929 年古田会议上,身为红四军组织干事的邓华出席会议,就政治建军原则提出自己的见解,其深刻独到的观点得到毛主席的赏识和赞扬,让他倍感激动和兴奋。

在一场战斗中,军长一职固然重要,政委的职务在军队中也不可或缺,它不仅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战斗力,更需要具备凝聚全军的力量,而邓华就是这样一位兼具双重角色的优秀政委。

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党中央统一部署下,邓华被任命为八路军第 115 师 685 团政治处主任,率部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

此一战是八路军与日寇的第一次正面对决,唯有胜利才能挫败敌人嚣张气焰、鼓舞全民抗日,身为政委的邓华自然深知这场战役的重要性。

为此,在战斗准备阶段,邓华对全体战士进行了详尽充分的思想动员工作,从正反两方面对战役进行周密细致的分析,凝聚力量、鼓舞气势,为最终取得平型关大捷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战场上的邓华从不冒进,他胸怀全局,不唯上、不盲从,与其他猛将相比,他更为沉着冷静,也正是因为这份细心和稳重,让他更能在紧要关头提出契合实际的意见,为赢得最终胜利发挥积极作用,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帮手。

在接下来的解放战争中,邓华一如既往地稳定发挥,不论是攻打锦州时,还是平津战役中,他都能审时度势,做出精准判断,于危急关头提出最为合宜的战略方案,一次次经典战役的大获全胜充分证明了他的优秀与卓越。

1949 年 5 月,邓华被任命为第四野战军第 15 兵团司令员,凭借稳健扎实实现了自己的革命人生理想。

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我党领导的革命大本营中,本就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路英杰汇聚一处,为共同的目标而奋发向前。

无论是李天佑、韩先楚的横扫千军,还是邓华的运筹帷幄,正是所有革命先辈的共同努力,才为我们创造了如今的美好生活。

13 阅读:5296
评论列表
  • 2024-10-11 13:37

    三战四平时要是按邓华将军建议打的话也许就拿下了。犺美援朝前组建东北边防军本来以13兵团为主,可在司令员人选上却是13兵团和15兵团对调,足见中央和101对邓华将军的重视

  • 2024-10-15 22:12

    小编,不能人云亦云,邓华如果无优势,那为什么中央和彭总坚持他做第一副司令?就是陈大将在,邓华推让,彭总也坚持邓华做第一副司令,足以证明邓华优于其他人,难度你眼光高于彭总?

  • 2024-09-16 00:08

    这仨人中,邓华是唯一指挥过百万大兵团作战的。

  • 2024-09-23 19:45

    将星璀璨,胜利之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