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到1944年,战场的局势越来越有利于同盟国,无论是欧洲战场还是太平洋战场,同盟国的军队都取得了节节胜利,但是在中国战场中国军队却出现了一次军事大溃退,就是“豫湘桂会战”,日本称之为“一号作战”。
中国在豫湘桂会战中损兵50多万,丧失4个省会和146座城市、7个空军基地和36个飞机场,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涉及6000万人民,是抗日战争中一次最大的溃退。
但是在豫湘桂会战中,中国军队的表现并不是一无是处,在衡阳战役中,中国军队就打得有声有色,差一点就能彻底反转整个战场的颓势,而且此战也是日军少有的伤亡情况大于中国军队的情况,打到最后日军都已经丧失继续进攻的勇气。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一下这场可歌可泣的战役——衡阳保卫战。
豫湘桂会战的战场主要在河南、湖南和广西三省,在河南的战斗过程叫豫中会战,在湖南的战斗过程叫长衡会战,在广西的战斗过程叫桂柳会战。
日军发动的豫湘桂会战集中的兵力是侵华战争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时间跨度从1944年4月至12月,投入的总兵力达51万。
战役爆发后,日军来势汹汹,在河南37天连下38城,很快就打通了河南。日军在湖南境内最初也是一副势如破竹的态势,就连之前三次未能攻破的长沙城,此次也被日军攻破。
在这之前,薛岳在长沙城下一连三次打败日军,可是这次面对敌人的进攻,未能实现第四次打败日军的目标。
1944年6月下旬,日军兵临衡阳。
当时衡阳是与重庆、昆明并列的战时中国三大中心城市,税收居全国第二,被称为‘小南京’和‘小上海’。
此时的日军士气正盛,从四月开始军事行动后,还没有哪个城市能阻挡住日军,尤其是长沙城的失陷更给了日军强大的自信,但是让日军没想到的是,小小的衡阳城却让日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负责防御衡阳的是国民党的第10军,军长是方先觉,自抗战以来,该军以打防守战著名。
第10军刚经历过常德会战,尚在休整中,仅有一万七千多人,而进攻的日军多达11万人,主将是横山勇。
在当时的情况下,国民党高层也认为衡阳城不可能阻挡住日军,所以蒋介石最初命令方先觉是坚守14天。
为了保卫衡阳,方先觉利用衡阳附近的地形构筑了一道道坚固的防线。
方先觉先是下令将凡属正面对敌的高地,都削成不能攀登的90°断壁绝崖,绝壁上方设手榴弹投掷壕。
然后两侧高地之间马鞍部前面也构成密集交叉火力网,火网之前布置坚固复杂的障碍物和连环的地雷区。
在绝壁前,中国守军还挖出来一条沟壕,壕底还会放置倒刺。
这还不算完,第十军还事先将阵地前面的水田,放满了水,以迟滞日军机械化部队的进攻。
战役开打后,日军虽然进攻猛烈,但是付出的代价极为惨重,
日军先是被守军炮击,活着越过火炮防线的日军在水田里还无法快速行动,成为重机枪的靶子,千辛万苦,突破地雷、铁丝网到达绝壁下,发现还有一个壕沟,只能先跳入壕沟,结果下面全是扎脚的铁钉,而日军上面是雨点般的手榴弹。
日军虽然对衡阳外围阵地进行了狂轰滥炸,并一连多次冲锋,但日军都没占到什么便宜,整个战场都是日军一片哀嚎声。而且刚开战没几天就出现了日军师一级指挥官伤亡的情况。
1944年6月28日,日军第68师团长带着师团部主要参谋和所属各联队长观察地形,结果被中国守军炮击,师团长佐久间为人中将重伤,师团参谋长原田贞大佐以及下属各联队长、师团部参谋非死即伤。
虽然伤亡惨重,但是在这里也得提一下,日军的战斗力确实不差,硬是靠着“武士道”不怕死的精神,一步步的逼近衡阳的外围阵地。
而中国守军也抱着视死如归的决心与日军血战,双方多次展开白刃战。
比如标高仅25米的张家山,在7月14日之前,日军对这个小山头的冲锋就多达近20次冲锋,中国军队硬是靠着非凡的勇气,用刺刀和手榴弹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直到7月14日中国守军才放弃张家山,退守肖家山、打线坪二线阵地。
这时张家山上的草木全为炮火所荡尽,弹坑里积满鲜血,阵地前布满了尸体,山头土壤因为饱吸了大量的鲜血,颜色尽为骇人的赤色!
就在这块小小的阵地上,中国军队有7个建制连的官兵整连牺牲在此!而日军进攻部队133联队也付出巨大代价,3个大队长全部战死,6个中队长被打死5人,有一人受伤,伤亡之惨重可见一斑。
这还只是一个普通阵地的惨烈情况吗,其他阵地也同样惨烈。
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日军要选择如此复杂的地形进攻,而不是选择从衡阳西北方向地形平坦的地方发起进攻。
这个问题方先觉也分析过。
方先觉认为,日军来犯的主攻方向要么从西北,要么从西南。
西北地形平坦,而西南多山丘地形复杂,方先觉认为日军主攻方向必定是西南,因为西北地形平坦固然利于机动,但此时中美空军已掌握制空权,陈兵西北,无疑将成为空中打击的活靶子。
更重要的是,如果从西北主攻,即便攻下衡阳城,也还得再攻西南山地,因为衡阳的公路铁路都从西南山地经过。而从西南主攻,不仅可以在战斗一开始就切断衡阳与后方的公路铁路联系,而且只要拿下城区就大功告成,根本不必在意衡阳西北。
这一判断相当准确,日军主攻方向就是在西南。
双方都在比拼意志力,7月27日和8月2日,中国空军两次向衡阳城内空投蒋介石手令,命令方先觉坚守待援。
可是援军却迟迟未到。
1944年8月4日,日军发起了第三次总攻,这次总攻日军也是拼尽了最后的力气,因为前两次总攻日军伤亡太大,但是依旧没有拿下全部的衡阳外围阵地。
从6月23日战役打响开始,都一个多月了,师级及以下将领都伤亡极大,队长之类的基层指挥官更是快打没了,可是日军却连衡阳城都没进去。
日军指挥官横山勇气的咬牙跺脚却又无可奈何。
第三次总攻横山勇把最后的家底都拿出来了,集中了火炮100余门,8月4日这天发射的炮弹就达4万发以上,日军叫嚣“一天之内攻下衡阳”。
虽然日军的炮火猛烈,但是中国守军依然在浴血奋战,青山街、西禅寺、天马山、五显庙、岳屏山、接龙山、五桂岭、外新街,每一处阵地均反复争夺。
8月6日,更让日军郁闷的消息传来,日军第68师团第5旅团旅团长志摩源吉少将被中国守军迫击炮炸死。
横山勇快崩溃了,8月7日,日军第11军司令横山勇亲自来到前线督战,当天日军终于突入衡阳城内。
中国守军虽然退入城中,但是依然坚持巷战。
在日军的战报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中国军人的英勇顽强。《日本帝国陆军最后决战篇》里有这样的记载:“敌人之守将方先觉将军,为一号骁勇善战之虎将,其第十军之三个师,皆以必死之决心,负隅顽抗,寸土必守,其孤城奋战的精神,实令人敬仰。亘四十余天之激战中,敌人尚无一卒向我投降。”
战斗打到这个时候,日军已不敢继续与中国军队打巷战,失去了与中国军队决战的勇气。
而中国守军也处于弹尽粮绝的阶段,几乎无力再战。
根据衡阳会战的参战者葛先才将军回忆:当时衡阳城里有7000多伤兵,但是没有营养品,药 品,血库和手术条件。伤员们伤口发炎红肿如丘,脓血如泉外流,且有伤员身上已经生蛆,痛苦难当。忍受不了痛苦自杀的超过百人。战斗中衡阳城内屡次遭到日军 空袭和重炮轰击,全城仅存五栋房屋残存。多数全毁少数半毁,数千伤兵就躺在残垣断壁中,风餐露宿,被大批红头苍蝇包围。时值盛夏,气候炎热,伤兵们难以洗 澡,更有些人大小便不能自理,尤其悲惨。
方先觉军长见大势已去,以悲痛欲绝的心情,向军委会发出最后一电:“敌人今晨由城北突入以后,即在城内展开巷战。我官兵伤亡殆尽,该再已无兵可资堵击。职等誓以一死报党国,勉尽军人天职,决不负钧座平生作育之至意。此电恐为最后一电,来生再见!职方先觉率参谋长孙鸣玉、师长周庆祥、葛先才、容有略、饶少伟同叩。”
蒋介石接到这封电报,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悲痛之切,实为前所未有也。”
虽然方先觉决心以死报国,但是最后为了剩余的几千伤兵,方先觉选择放下武器停战。
8月7日晚,方先觉和日军的68师团长堤三树男正式进行了谈判,日方对第十军的坚韧战斗精神表示敬意,并完全接受了所有的条件。
第10军预备第10师师长的葛先才在回忆录中写道:
“8月8日11时,中国守军放下武器后,城内“是一阵一阵传来的哭泣之声,或远或近,或号哭或低泣,时有所闻。我走向阵地,想去安慰已停止战斗的官兵,老远就看见他们满面泪痕,有的抱枪坐泣;有的泪水盈眶,正在埋葬战死的同伴;有的在为负伤者裹伤;有的将枪用力向山石上摔去,口中骂着:‘你拿去。’还有人自言自语:‘老子的枪不缴给敌人,将它埋入地下。如有机会,老子挖出来再与他拼个死活’……”
方先觉曾向日军提出3项要求:保证幸存官兵安全;收治伤员,埋葬阵亡官兵;守城官兵不离开衡阳城。但日军当天就杀害了不愿为他们服苦役的1000多位市民,后又残杀3000余名伤员。
守卫衡阳的中国守军仅有少数人趁日军不备逃出了衡阳。
方先觉后来也逃脱了敌占区,回到了重庆。
因为方先觉没有坚持到最后一刻,所以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1976年,步入人生暮年的方先觉,在台湾接受日本《产经新闻》记者古屋奎的采访时,回忆起衡阳保卫战最后的情景,他说:
“翌(8日)晨,有自称为日军第11军使者的竹内参谋来接洽停战,我告诉他,我们绝没有投降之意,同时提出:一、保证生存官兵安全,并让他们休息;二、收容伤兵,并郑重埋葬阵亡官兵等条件。
竹内说:‘中国军队勇敢作战的情形,不仅在此地的日军,就连日本天皇和大本营都已有所闻。’
竹内特地表示歉意,并对我方的条件完全同意,而日本记录说我们投降,甚至有说是举行了投降仪式,是绝对错误的,我以军人的名誉发誓没有那回事。”
虽然方先觉没有以死报国,选择了放下武器,但是他和中国军队第10军的将士无疑都是让人敬佩的,都是抗日的英雄。
日军明明已经攻进了衡阳,为何在明知中国守军伤亡殆尽的情况下还同意停战呢?
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日军也不敢再战了,巨大的伤亡已经让日军心理产生了恐惧,已经没有勇气与中国军队打巷战了。
这是日军接受停战的真相。
衡阳战役,据《日本帝国陆军最后决战篇(衡阳战役之部)》中称,日军伤亡19380人,其中军官伤亡910人,军官战死者就达390人。
这是日本战史中记载的唯一一次日军伤亡超过中国军队的战例。
其实日本战史关于日军的伤亡一向缩水都是很严重的,数据不足为信,但即使日本统计人员再缩水,这伤亡数据也高于中国守军。
根据美国国会图书馆记载:衡阳保卫战中国军队死伤1.5万人,其中7400人捐躯;而日军则付出了超过7万人死伤,其中4.8万人被击毙。
4.8万日军被击毙,总计伤亡过7万,我认为这才是真实的数字。
如果日军的伤亡不大的话,日军不可能接受停战,而且日军并没有杀害方先觉,按照日本人尊重强者的心理,可见日军也被方先觉打怕了,内心很敬佩方先觉。
而且中国守军放下武器后,有少部分人直接走出了衡阳,日军因伤亡巨大,竟然无力看管放下武器的中国守军。
还有个例子可证明日军的伤亡,《日本战史》中有明确记载,衡阳保卫战结束后,日军向横山勇的第11军一次性补充了约10万人用来攻打桂林。可见日军的伤亡有多大。
衡阳战役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实现坚守衡阳,里应外合,围歼日军的战略,在外围救援的中国军队第62军最近打到衡阳火车西站附近,但却未成功进入衡阳城与第10军会师。
如果能将日军围歼在衡阳城下,那么豫湘桂会战的结局会大不一样,会彻底终结日军的进攻态势。
衡阳的守军尽力了,他们整整坚守了47天,而援军迟迟未到是衡阳失守的最根本原因。
谨以此文向抗日将士们致敬。
第一张图片里,地图上,南昌和汉阳的位置,我看了有些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