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大别山来人和徐向前说了番话,徐帅痛心不已:以后再不过生日

白晴聊历史 2024-10-13 18:31:34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丈

编辑|方丈

前言:

"七个人,六个碗",徐帅为何落泪不再过寿?

"你可知道,革命老区的群众,一户七口人,竟只有六个碗?"

"你可知道,昔日牺牲一切、倾力支援红军的大别山百姓,如今还在为生计发愁?"

"你可知道,那位指挥万千红军、建立根据地的'布衣元帅',晚年最大的心愿竟是老区人民的幸福安康?"

让我们走进开国元帅徐向前鲜为人知的故事,追寻他心中那抹挥之不去的"大别山情结"。

播火大别山,独当一面崛起

1929年6月,29岁的徐向前来到了大别山区鄂豫皖苏区。

此时的他虽然还不是威震四方的将帅,却已经凭借着勤奋好学、勇敢善战的优秀品格,成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副军长。

徐向前的到来,为大别山革命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面对地方武装力量薄弱、敌人四面围攻的严峻形势,没有丝毫退缩,而是凭借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带领部队在七个月内接连粉碎国民党的三次"会剿"。

在一次次战斗中,徐向前总结出了"集中打大股、分散打小股""诱敌深入、骑虎难下"等游击战的宝贵经验。

这些精辟的军事指导原则,成为了日后震惊中外的"大别山七大游击战术"。

在徐向前的带领下,鄂豫皖的革命武装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壮大。

短短两年多,部队就从区区200余人发展到5000多人,成为令国民党闻风丧胆的劲旅。

1931年底,鄂豫皖革命迎来高光时刻。

在七里坪镇,红四方面军正式成立,徐向前出任总指挥。

这一刻,他完成了从一个普通的黄埔学员,到一方诸侯的蜕变。

大别山,见证了一颗帅星的升起。

军民鱼水情,誓死守护百姓

漫山遍野的青纱帐、整齐划一的口号声、充满朝气的将士们,每每回忆起在大别山的峥嵘岁月,徐向前总是格外自豪。

因为,他不仅收获了作为军事领袖的荣光,也结下了与大别山人民割舍不断的深情。

"红军打仗,离不开老百姓!"这是徐向前时常对部下强调的。

为了赢得群众支持,他身先士卒,带头拿起锄头干农活。

将士们纷纷效仿,军民关系亲如一家。

每逢重大战役,老区群众总是争先恐后地支援前线。

新集一战中,在百姓掩护下,红军仅用半个月就挖通了50多米的地道,成功炸毁敌人据点。

双桥镇战役时,成千上万的群众冒着枪林弹雨,为战士们送去食物弹药,才有了那场以少胜多的辉煌胜利。

而那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更加深了徐向前对这片土地的眷恋。

他把大别山人民当作自己的亲人,指挥作战时,首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老百姓的伤亡降到最低。

大别山啊大别山,你不仅孕育了一支钢铁之师,更凝聚了军民鱼水的赤子深情!

化悲痛为力量,矢志不渝为民

八十年代的一天,几位大别山籍的县领导来到徐向前的家中。

这本是令人欣喜的久别重逢。

可当徐帅听说,时至今日,老区人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甚至出现"一家七口、六个碗"的窘境时,他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酸楚,老泪纵横。

何等悲凉的景象啊!曾经,老区群众宁肯自己饿着,也要把仅有的一碗饭留给红军战士。

如今,国家安定太平,他们却还在为吃饱肚子发愁。

"我们打下江山,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吗?"徐向前喃喃自语,"革命成功这么多年了,竟然还有人连个碗都没有,我这个当领导的,愧对苍生啊!"

从那以后,年过八旬的徐老将再也没有过过生日。

每每有人提起,他就会伤心地说:"家家七口,个个六碗,我哪里还有心情庆生啊。"

但仅仅是自己克己,远远不够。

徐向前深知,要从根本上改变大别山的面貌,必须唤起全党全社会的重视。

1984年,徐帅向中央呈交了一份沉甸甸的报告————《关于请关注老区建设的意见》。

他语重心长地写道:"革命老区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绝不能让他们继续生活在贫困之中!"

很快,这份报告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多项扶持政策相继出台,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

看到家乡父老的冰雪即将融化,徐向前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遗愿撒豪情,浓浓大别情结

功成身退后的徐向前,对大别山的朴素情感从未改变。

每次同志们来看望,他总是殷切地询问那里的建设情况。

而在多年的积劳和病痛的折磨下,这位曾经的"铁打江山人"也终于支撑不住了。

1990年9月,生命最后的时刻,88岁的徐向前交代了三个心愿:不搞遗体告别、不开追悼会,以及,把骨灰撒在他战斗过的大别山、大巴山、祁连山和太行山。

"安息吧,我的父老乡亲。

你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而我,终其一生不求回报,只愿化为一捧尘土,与你们永远相伴。"

侠骨柔情,一生戎马。

徐向前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最后的"告别"。

铁骑纵横几度秋,热血洒遍大别头。

从大别山播下革命的星星之火,到晚年心系家乡百姓冷暖,徐向前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一个革命军人最纯粹的为民情怀。

大别山啊大别山,你是徐向前挥之不去的牵挂。

他把一颗滚烫的心埋在你的深处,只为换得万家生佛。

你可知,那个"布衣将军"最朴素的梦想,就是让你的子民,一个不少,都能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

注:本文系作者原创,参考文章如下:83年大别山来人和徐向前说了番话,徐帅痛心不已:以后再不过生日

2022-09-21 16:34·全民历史观

1983年大别山来人说了几句话,徐向前眼含热泪,此后不再过生日

2022-09-19 22:00·秦王不姓秦

1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