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毛岸青因心脏病逝世,中央决定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规格高至副国级,身为主

冷亦聊文化历史 2024-10-17 09:40:19

2007年毛岸青因心脏病逝世,中央决定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规格高至副国级,身为主席儿子,毛岸青去世时来了不少重量级人物,而其中三位身份十分“特殊”……   说起毛岸青的身世,着实令人唏嘘,他1923年8月出生在湖南长沙,母亲是毛主席最早的妻子杨开慧,一位敢于为了理想而牺牲自己的巾帼英雄。   可惜杨开慧在毛岸青才4岁时就被国民党杀害了,从此,毛岸青和哥哥毛岸英兄弟俩相依为命,有时连果腹都成问题。   在党组织的关怀下,毛岸青兄弟被送到了苏联学习,在那里,他刻苦攻读,学好了俄语,为日后从事翻译工作打下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毛岸青回到祖国,在中宣部从事翻译工作,十几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出版了20多部译作,都是我们学习马列主义不可多得的好教材。   这都是毛岸青挑灯夜战,废寝忘食的成果,他从不对人提自己是毛主席的儿子,也从不居功自傲。   50年代初,接连失去了婶婶贺怡和大哥毛岸英,悲痛欲绝的毛岸青一病不起,身体每况愈下。   在北京的毛主席得知儿子病情后,立即嘱咐医生想尽一切办法,并且专门给斯大林写信,要把儿子送到苏联休养。   普通人对儿子的疼爱,在伟人身上一样能看到,读来让人潸然泪下。   毛岸青晚年,更令人肃然起敬,70多岁的他依然 关心着祖国的前途命运,他曾带着一家老小到延安、井冈山去考察,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   87岁高龄时,毛岸青还撰文回忆父亲,配合出版了大型历史丛书《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为后人缅怀毛主席、学习毛泽东思想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为人随和,一点架子没有,他经常请毛家的晚辈们吃饭,问寒问暖,倾囊相授,不管谁家有个什么红白喜事,他都会拄着拐杖去道贺,大家都亲切地叫他“青伯伯”。   "青伯伯"还特别关心贫困地区的教育,每年都要捐好几万,资助大学生完成学业。   他常说:“咱们毛家就应该先关心群众疾苦,帮助他们过上好日子。爸爸要是在天之灵,也会高兴的。”   2007年3月,84岁的毛岸青在北京逝世,生前,他再三叮嘱身边的人,要低调办丧事。   可是党中央、国务院却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规格之高,令人惊叹,追悼会上,毛岸青生前的好友、家人都来了。   刘思齐、李敏李讷前来送别,主持人邵华哭成泪人,哽咽着说:“岸青是为党、为国家鞠躬尽瘁的好同志,我们永远怀念他。”   如今,当我们走进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就能看到毛岸青的墓碑,虽然它比不上开国元勋们的气派,但前来瞻仰的人川流不息。   毛岸青用自己朴实无华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荣誉不是地位和虚名,而是用无私奉献换来的人民爱戴"。他的谦逊、善良、爱国,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1 阅读: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