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一语成谶,振聋发聩!他说:“将资金转移外国、将子女送到外国读书的人,要居安

落叶随风呀 2025-04-07 14:57:25

南怀瑾一语成谶,振聋发聩!他说:“将资金转移外国、将子女送到外国读书的人,要居安思危了!” 南怀瑾,1918年出生于浙江乐清的一个乡绅之家,其人生经历波折而精彩。早年家庭中,由于继母赵氏长期不孕,家族内部的气氛总是些许凝重。直到南怀瑾的降生,才为家中带来了一线生机,他的出现似乎预示着家族延续的希望。 南怀瑾的成长过程中,文化教育占据了极重要的地位。从小他便被要求晨读古文,夜复一日的学习使得他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厚的底蕴。而他的父亲,南仰周,一个看似严格却内心充满慈爱的父亲,从未对他的未来有过严苛的要求,仅仅希望他能安稳度过一生。 然而,命运的转折出现在南怀瑾13岁那年,他因学业成绩的失败而面临辍学,这一变故使得南怀瑾开始对传统学术教育产生了疑问。尽管遭到学业的挫败,但他并未放弃自我教育。这一时期,他经常独自钻研书籍,不时寻访名师,渴望从中汲取更为丰富的知识。 青年时期,南怀瑾学习武艺,更广泛涉猎道家、佛家等传统文化。这些学问为他后来的思想和行动提供了哲学基础。1939年,他在四川创建自卫团,响应时代的呼唤,投身于抗日救国的洪流中,尽管这一行动最终因外部压力而告终,但这段经历无疑丰富了他的人生视野。 后来,抗战结束后的动荡和国内的政治变迁,使他在1949年选择前往台湾。在台湾,尽管生活困顿,但南怀瑾依然坚持其学术追求,书写了大量稿件,尽管这些作品未曾出版成功。这一时期,他的内心活动极为复杂,尽管外界未能给予足够的认可,但他始终坚持认为,真正的学问是为了解读世界,而不仅仅是为了生计。 上篇:当年华人追逐美国梦的惨痛经历 二战期间,生活在美国的日本移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劫难。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日两国爆发战争。美国政府立即采取了一系列针对在美日本人的极端措施。12万日裔美国人被强制送进集中营,他们的财产也遭到政府的没收和冻结。 高木一家就是这场劫难的受害者之一。高木先生1919年从日本移民到美国,经过20多年的打拼,在加州拥有了一家日式餐馆和一栋小房子。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战争爆发,灾难降临到这个勤勤恳恳的家庭。1942年2月,高木一家被美国军警突然逮捕,不由分说地被押上卡车,连夜送进内华达州的一个集中营。 集中营的条件极其恶劣,像畜生一样被关在狭小肮脏的木屋里,每天只有定量的饭菜果腹。更让人绝望的是,高木先生日夜担心家人的安危,却对未来毫无头绪。直到1946年战争结束,历经4年牢狱之灾的高木一家才得以重获自由。然而,昔日的家园已面目全非,被没收的财产也无处追讨。 即使逃过战争的劫难,在美国获得了国籍,很多亚裔移民的后代仍难逃"二等公民"的命运。20世纪80年代,不少中国人怀揣美国梦,想方设法移民海外。李国强就是其中一员。1985年,他举家迁居美国,在纽约开了一家中餐馆。 李国强的儿子在美国长大,从小接受美式教育。然而,在学校和生活中,他仍然免不了被人叫"chink"等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绰号。尽管他在学业上的表现优于很多白人同学,但在升学和就业时,总是处处碰壁。李国强不禁感慨,在美国,亚裔永远是"二等公民",无法得到公平的对待。 高木一家和李国强的遭遇,生动诠释了南怀瑾大师的警示。在异国他乡追寻所谓的"美国梦",往往事与愿违。战争的阴云随时可能来临,种族歧视也无处不在。即便拥有国籍,在那里也难以立足。 下篇:当代中国人盲目追求"美国梦"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一些中国人对西方国家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那里遍地黄金,到处都是机会。他们千方百计要把钱财转移到海外,甚至不惜重金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殊不知,他们这样做其实是在给自己和家人埋下隐患。 去年,浙江一位企业家王先生就吃了大亏。他把公司股权悉数转让,将几千万资产汇到美国,打算在那里买房置业,过上养老生活。谁知道,他刚到美国没多久,就遭遇街头抢劫,不仅受了重伤,还折损大半资产。更糟的是,王先生把钱汇到美国后,国内的公司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 18岁的华裔少年乔恩·王,曾经也对美国大学充满憧憬。凭借优异的SAT成绩,他本以为能轻松进入常春藤名校。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哈佛、耶鲁等顶级学府纷纷拒绝了他的申请。后来他才得知,美国高校对亚裔学生普遍存在较高的录取门槛。原来,他不是个案,而是体制性歧视的受害者。 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项研究揭示,近75%的在美亚裔在过去一年里曾遭受种族歧视或仇恨犯罪。这个数字触目惊心,远超人们的想象。很多亚裔甚至在求职、升迁时屡遭歧视。 美国有些别有用心的政客,借机在社会上煽动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敌意。一些极端分子听风起意,对中国留学生实施语言攻击和人身骚扰。还有的留学生因为学习专业被怀疑是"间谍",莫名其妙地受到FBI的调查,学业和生活被严重干扰。

0 阅读:0
落叶随风呀

落叶随风呀

恰饭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