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六年七月,14岁的康熙刚刚亲政十天,鳌拜便奏请处死第二大辅臣苏克萨哈。康熙暗

小牧童那小罡吖 2025-04-07 09:31:11

康熙六年七月,14岁的康熙刚刚亲政十天,鳌拜便奏请处死第二大辅臣苏克萨哈。康熙暗思,朕刚亲政,你鳌拜就拿顾命大臣开刀,明摆着杀鸡给朕看,和朕叫板! 康熙面对咄咄逼人的鳌拜,明面上暂时不能与其抗衡,发生冲突,但是对于处死一国辅政大臣这种大事,康熙也不能坐视不理,于是随便找个理由搪塞过去。 鳌拜见威压不成,便又转变策略,上书康熙皇帝,要求置换正白旗的土地,还没有等康熙帝发表意见,隶属于正白旗的户部尚书苏纳海就跳出来斥责鳌拜,称"祖宗之法不可变,康熙三年已定不再圈地,朝令夕改,何以服众。" 同时,直隶总督、直隶巡抚等人也纷纷上书康熙,斥责鳌拜的行为。 不料这正中鳌拜下怀,他将此事大做文章,将户部尚书苏纳海等人统统逮捕入狱,醉翁之意不在酒,剑指辅政大臣素克哈萨。 随后鳌拜召集康熙皇帝和其他三个辅政大臣,就此事进行商议,在会议上另外两个大臣索尼、遏必隆对如何处理苏纳海这一事上一言不发,默许了鳌拜的行为。 作为当事人的苏克萨哈虽然极力的反对,奈何大势已去,最终苏纳海等人被鳌拜处死,其势力被极大的削弱。 此后,鳌拜在朝廷当中四处结党营私,排挤打压与自己不和的官员,与辅政大臣遏必隆结成同盟。 作为资历最老的首辅大臣索尼年事已高,虽然他看不惯鳌拜的行为,但他更加厌恶苏克萨哈,直接导致苏克萨哈被孤立,势力日益单薄。 索尼病故之后,朝廷当中鳌拜一家独大,死期将至的苏克萨哈也放弃了对抗鳌拜的想法,主动上书康熙帝要求为先帝守陵,愿意交出手中的权力,换取活命。 鳌拜深知斩草除根的重要性,当苏克萨哈一交出大权,鳌拜就授意手下人网罗了二十四条罪证,准备将苏克萨哈满门抄斩。 当鳌拜把罪证交给康熙帝的时候,康熙帝明确的拒绝了,原因在于康熙帝知道苏克萨哈和鳌拜素来不和,其中的罪证绝大多数都是捏造的,同时他也不希望看见鳌拜一家独大,因此对于鳌拜的提议给予否决。 大权在握的鳌拜并没有理会康熙帝帝意见,而是擅自颁布矫诏,将苏克萨哈满门抄斩,彻底的扫除了夺权路上最后一块绊脚石。 大权在握的鳌拜逐渐开始放飞自我,与康熙帝的矛盾也越发的不可调和。 鳌拜在朝廷当中大肆的结党营私,满朝文武绝大多数都出自鳌拜门下,在国家关键和要害部门安插自己的亲信,造成"文武百官,尽出伊门,内外用党,大失天下所望"的局面。 在商议国家大事的时候,朝廷也成为了鳌拜的一言堂,康熙帝根本无法发表自己的意见,每当决定军国大事,鳌拜都事先将自己的亲信召集到家中商讨决策,最后上朝宣布。 更过分的是,鳌拜在上朝的时候,对康熙熟视无睹,但凡有大臣不合鳌拜心意便高声斥责,根本不把康熙放在眼里。 康熙和自己的祖母孝庄太后决心除去鳌拜集团,此时四大辅政大臣已去其二,康熙为了削弱鳌拜的势力,多次派人偷偷的前去拜访朝廷大臣,特别是曾经受过鳌拜排挤打压的大臣,争取他们支持,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 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在鳌拜身边安插人手,同时迷惑鳌拜,康熙帝还将皇室公主嫁给了鳌拜的侄子。 康熙帝深知擒贼先擒王的道理,但朝廷内外的军队都被鳌拜牢牢的掌握在手中,一旦有风吹草动鳌拜立马就能得知。 最终康熙决定召集在京师的身强力壮权贵子弟,整人在皇宫当中练习摔跤,不理朝政。 鳌拜见状,内心暗喜,认为皇帝不理朝政,沉迷享乐,自己可以放心的执掌大权,殊不知康熙正在慢慢的瓦解鳌拜的势力。 康熙八年,康熙先是将鳌拜的死忠以巡视为由调往全国各地,按照接管了京师卫戍权。 同时召见鳌拜入宫商议国家大事,一贯嚣张跋扈的鳌拜丝毫没有提防,刚刚一踏入宫殿的大门,只见一大群身强力壮的少年向鳌拜扑去,瞬间将鳌拜死死的压在地上,就此被擒。 随后康熙帝召集群臣,罗列了鳌拜的三十条大罪,心如死灰的鳌拜在康熙面前亲自脱下衣服,只见其背上伤痕累累,全是曾经为国征战留下的伤疤。 心有不忍的康熙最终没有处死鳌拜,而是将他囚禁在居所,不久后鳌拜便猝死于囚禁之地,一代权臣就此落幕。      

0 阅读:44

猜你喜欢

小牧童那小罡吖

小牧童那小罡吖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