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襄城枯井挖出几十具遗骸有很多媒体自媒体报道不严谨,称为烈士遗骸。其实在没有经

感性社会观察 2025-04-03 15:47:43

河南襄城枯井挖出几十具遗骸有很多媒体自媒体报道不严谨,称为烈士遗骸。其实在没有经过民政部门以及有关单位做出DNA以及核实遗骸身份之前。谁也不知道这些遗骸到底是我们烈士的还是谁的? 从历史角度来看,在抗日战争时期,战场形势复杂多变,各方人员的伤亡都极为惨重。在三冀庄阻击战中,英勇的中国抗战部队确实有可能将牺牲的战友遗体集中处理后安葬在枯井中。但同时,侵华日军也有类似处理死亡士兵遗体的行为。当时日军在战斗中为了防止疫病传播、减少后勤负担,也会将战死的士兵集中掩埋。所以,仅凭发现地点和一些简单遗物,就认定这些遗骸是烈士,显然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撑。 从法律层面讲,我国对烈士的认定有着严格的程序和规定。《烈士褒扬条例》明确指出,公民牺牲符合规定情形的,评定为烈士。在没有经过严谨的DNA检测、史料核查,以及相关部门严格的认定程序之前,将这些遗骸定义为烈士,是对法律严肃性的忽视。 从社会影响来看,不实报道极易引发公众的情感误导。公众出于对烈士的敬仰和缅怀之情,在看到“烈士遗骸”的报道后,情绪被迅速点燃。但一旦后续鉴定结果与报道不符,不仅会让公众的情感受到伤害,也会降低媒体的公信力,更会干扰遗骸身份核实的正常工作。 目前,许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已经要求襄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保护好现场,成立工作专班,启动DNA检测及史料核查。相关部门的举措展现出对待历史的严谨态度。在这个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媒体和自媒体更应肩负起社会责任,秉持客观、真实、严谨的态度进行报道。在面对历史遗迹、历史事件时,多一些耐心等待官方鉴定结果,多一些深入调查研究,少一些急于求成的不实报道,让真相在科学、严谨的探寻中大白于天下,让英烈的名誉和尊严得到应有的维护。

0 阅读:179

评论列表

用户75xxx55

用户75xxx55

1
2025-04-04 11:23

媒体报道需要严谨㇏

感性社会观察

感性社会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