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缺失下的血色警示:遛狗不牵绳事件频发引发的思考 2025年3月18

培培聊元好的 2025-04-02 18:58:17

文明缺失下的血色警示:遛狗不牵绳事件频发引发的思考 2025 年 3 月 18 日傍晚 19 时 42 分,杭州市滨江区江南大道与通和路的交叉口,在这个本应是人们结束一天忙碌,归家途中的时刻,一场令人痛心且荒唐的事件拉开了帷幕。 一只未系牵引绳的柯基犬突然从绿化带旁窜入机动车道。据当时在场的目击者行车记录仪清晰地显示,那只白色的雪纳瑞原本在绿化带旁嗅闻,却不知为何突然加速冲向了对向车道。而此时,正值晚高峰,车流密集如织,一辆正常行驶的丰田轿车尽管已竭力避让,但右前轮还是无情地从犬只的躯体碾压而过。 本以为这只是一起不幸的意外,然而,接下来的发展却让人瞠目结舌。狗主李某(化名)不仅属于无证养狗,而且在遛狗时未牵绳。在事故发生后,狗主并未第一时间查看自己宠物的状况,而是情绪激动地冲向轿车驾驶室,用力拍打车窗,要求车主王某立即支付 8000 元的“惊吓赔偿费”。在这过程中,李某多次以“狗命也是命”等言辞对车主进行道德绑架,全然不顾自己未遵守养犬规定在机动车道旁遛狗且未牵绳的过错。 如果爱狗人士呼吁的所谓《狗保法》建立之后,结果会怎么样?那些不文明养狗的行为是否会因为有了所谓的“法律保护”而更加肆无忌惮?这也是大家反对所谓《狗保法》建立的原因之一。毕竟,在当前的情况下,部分狗主连基本的养犬规定都无法遵守,若再有宽松的法律庇护,恐怕会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这场闹剧整整持续了 47 分钟,期间道路的交通状况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最终,交警通过调取监控明确了责任:李某在机动车道旁遛狗未牵绳且无证养狗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杭州市养犬管理条例》第十二条规定。不仅如此,李某将狗尸置于引擎盖导致车身沾染血渍,还需支付 300 元的专业洗车费用。 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该柯基犬体内未植入电子芯片,这使得交警在确认饲主身份的过程中花费了 35 分钟,通过沿街商铺的监控才最终得以确认。这一细节暴露出了犬只溯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重大漏洞,也为类似事件的处理增加了不必要的难度和时间成本。 无独有偶,此类事件在 2025 年呈现出爆发的态势。仅仅在 3 月 24 日,上海静安区的某小区又发生了更为荒诞的一幕。张某放任自己的金毛犬在停车场嬉戏,当车辆启动时,犬只受惊撞击底盘死亡。监控镜头无情地记录下了张某边哭诉着“养了五年如同家人”,边用手机计算器向车主展示包括“情感折旧费”在内的 1.2 万元索赔清单。然而,法律是公正的,最终法院援引《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条,判决车主无需担责。 司法大数据显示,2025 年 1 月至 3 月,全国因遛狗不牵绳引发的损害赔偿诉讼竟达到了 1673 件,与去年同期相比激增 43%。在这些案件中,高达 92%的判决结果是饲主承担全部责任。 这些频繁发生的事件,不仅仅是一个个孤立的案例,它们更像是一面面镜子,映照出了在社会文明进程中,部分养犬人士文明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缺失。遛狗不牵绳,看似是一个小小的行为疏忽,但其背后所隐藏的安全隐患和社会矛盾却不容小觑。对于犬只自身而言,失去了牵引绳的约束,它们置身于充满危险的环境中,生命安全随时受到威胁。对于广大市民来说,未被约束的犬只可能会带来惊吓、咬伤等风险,影响到公众的正常生活和出行安全。 我们需要深刻反思,如何才能避免此类悲剧的再次发生?首先,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养犬管理条例的宣传和执行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如社区公告、媒体宣传等,让每一位养犬人士都清楚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有效的威慑。其次,养犬人士自身也应当增强文明养犬的意识,自觉遵守相关规定,遛狗时务必牵好绳,给犬只植入电子芯片,做好犬只的管理和约束。 只有当每一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尊重他人的权益,遵守社会的规则,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文明。

0 阅读:3
培培聊元好的

培培聊元好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