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蔡爱卿抓来上万只青蛙,送进日军的碉堡里。日军开始喜不自禁天天有肉吃,

平原隐者吖 2025-04-02 10:19:16

1943年,蔡爱卿抓来上万只青蛙,送进日军的碉堡里。日军开始喜不自禁天天有肉吃,结果一段时间后叫苦连天。 1915年,蔡爱卿出生在湖南岳阳的一个贫苦家庭,年幼时丧父,母亲改嫁,幸得婶子抚养。由于家庭贫困,没读几年书,他就成为了一名放牛娃。 蔡爱卿17岁那年,彭老总率领红军攻入湖南岳阳,刚好经过他家,他因此特别想加入红军队伍。彭老总发现蔡爱卿聪明机敏,脑子灵活,做事粗中有细,就把他招入了队伍。 蔡爱卿果真是个打仗的好苗子。他第一次带领37名战士,在祁县和平遥县之间,就歼灭了一队日本骑兵,赢得非常漂亮。 在举足轻重的百团大战中,蔡爱卿和刘有光带领38军团投入到战斗中,独立作战数十次,更是战果累累。 1942年,日军占领山西沁源县,到处烧杀抢掠,让百姓苦不堪言。 敌军借助炮楼的优势,导致蔡爱卿带领的部队在战斗过程中总是处于劣势。 日军炮楼非常坚固,迫击炮根本打不穿。如果要打败日军,轰炸炮楼,必须要使用平射炮和山炮。 当时八路军的优良装备稀少,一个团能有迫击炮已是罕见。为了摧毁日军炮楼,一般做法都是吸引炮楼的火力。同时,再安排战士携带炸药包近距离的炸毁炮楼或碉堡,但是这种做法牺牲是巨大的。 为了保存我军实力,攻下日军碉堡和炮楼,游击战是必不可少。蔡爱卿深谙游击战术,总是会想出一些奇招制胜。 为了把日军引出炮楼和碉堡,蔡爱卿绞尽脑汁。一个晚上,蔡爱卿躺在床上被屋外的蛙声吵得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坐起身来,脑子灵光一闪。 他穿好鞋就离开召集战士们去抓青蛙,抓一次就是上千只。大家都好奇团长为什么要抓这么多青蛙,蔡爱卿却笑的神秘莫测。 到了深夜,蔡爱卿带着游击小组观察敌人炮楼的情况,把游击小组编成轮战队,轮流袭击日军。 战士们把花椒塞进青蛙的嘴里,随后偷偷的把它们送到敌军的炮楼下。青蛙们受到花椒的刺激,整夜的叫个不停。 为了让效果更好,游击小组的战士们把大量的辣椒扔到了火里烧,火势顺风蔓延到敌人的据点,炮楼里面的人不仅睡不好,还咳嗽流眼泪。 一到夜晚,蔡爱卿就安排人去放塞了花椒的青蛙,过了半个月,日军受不了青蛙没日没夜的叫声,开始动手抓青蛙,还把青蛙煮熟吃了。 蔡爱卿棋高一招,他又想到一招,深夜在炮楼附近埋地雷,把引线绑在了青蛙的腿上。虽然青蛙体重轻,无法引爆地雷,但是只要日军来抓青蛙,就会被地雷炸的不轻。 蔡爱卿为了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通常会把“青蛙战”和其他多种战术综合运用。他经常带领部队和民兵埋伏在重要的交通要塞,打“麻雀战”、“冷枪战”和“伏击战”。 由于武装力量薄弱,蔡爱卿指导战士亲自制作土地雷,还把技术教给了民兵,在短时间内,全县的群众也参与到制作地雷的活动中。埋地雷的方式也千奇百怪,在河里面埋“水雷”,在树上面挂“半空雷”,在大马路上面埋“连环雷”、“子母雷”,在家中的瓶瓶罐罐中装“看家雷”。 总是会在出其不意的地方,给敌军惊喜,把敌人炸得懵头转向、损失惨重。 日军占领沁源县的两年半中,蔡爱卿带领部队和民兵作战2730余次,地雷爆炸580多次,不仅打击了敌军的有生力量,还保护了群众的财产安全。 直到1945年4月,蔡爱卿层出不穷的游击战术让日军不堪重负,竟然主动放弃了沁源县,落荒而逃。 所谓“用兵之道,智居首,勇力其次。” 蔡爱卿在面对日军围困沁源县时,在短时间内把县中心和交通要道的一万五千多群众转移到了安全地带,敌军占领的是一座空城,甚至水井也被粪土填塞。 为了持久跟敌军作战,蔡爱卿把部队分成38个游击小组,巧妙的打击敌人。在这场战争中不仅骁勇善战,而且运用了极大的智慧。 新中国成立后,蔡爱卿被授予少将军衔,并且被安排到国防部工作,主要研制火箭等武器。这对于蔡爱卿来说具有极大的挑战。 虽然只读过两年书,但是他硬是刻苦专研,坚持不懈,最后成了这方面的专家。 蔡爱卿的坚韧和魄力让他在面对艰难困苦时,从未放弃。把自己的一生贡献于祖国,一生无愧于人民。  

0 阅读:140

猜你喜欢

平原隐者吖

平原隐者吖

人,在不在江湖,都会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