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386旅副旅长许世友和政委王新亭打架,旅长陈赓上报师长刘伯承,刘帅直接

历史有小狼 2025-04-01 17:50:11

1939年386旅副旅长许世友和政委王新亭打架,旅长陈赓上报师长刘伯承,刘帅直接下令把二人都调走。 1939年那会儿,抗日战争打得正胶着,八路军129师386旅在香城固狠狠收拾了一顿日军,捞了个大胜仗。旅长陈赓一看,弟兄们这么给力,得庆祝一下吧,于是就张罗了一场庆功宴。可谁也没想到,这场宴会没成英雄会,倒成了个“拳击场”,副旅长许世友和政委王新亭俩人掐起来了,差点把这胜利的喜气给冲散了。 先说说许世友这号人物。他是山东胶县人,早年投身革命,加入红四方面军。那时候,他凭着一身硬功夫和不要命的打法,年纪轻轻就混成了军长,名头挺响。可惜好景不长,1930年代中期,红四方面军摊上了张国焘那档子分裂中央的事儿,部队被整肃,许世友也跟着倒霉,军长没得当不说,还被审查了好一阵子。到了抗战爆发,他憋着一口气请缨上战场,总算捞了个386旅副旅长的位子,想重振雄风。 再看看王新亭,湖北孝感人,是个搞政治工作的好手。1938年,他被调到386旅当政委,专门管部队的思想教育和组织纪律。这人作风硬朗,为人正派,底下当兵的都挺服他。 这俩人搁一块儿,按说应该是个好组合,一个管打仗,一个管思想,互补得挺完美。可现实哪有那么理想化。许世友是个火爆脾气,信奉拳头硬就是道理,喜欢冲在前头解决问题。王新亭呢,讲究纪律和规矩,凡事得按程序走,俩人的路子天生就不对付。平时工作里,许世友觉得王新亭老掰扯理论,磨叽得不行;王新亭则看不惯许世友那动不动就拍桌子的做派。时间一长,这梁子就结下了。 到了1939年2月,香城固这场仗打完,386旅上下都挺扬眉吐气。陈赓一高兴,就搞了个庆功宴,想让弟兄们乐呵乐呵。宴会上,大家伙儿推杯换盏,气氛热乎得不行。王新亭站出来,拿出师长刘伯承的贺电念了一遍,顺便还点了许世友的名,表扬他带兵有功。这本来是好事儿,可许世友一听就不乐意了。他觉得王新亭这话里带刺,好像在说他打仗行但别的方面差点劲儿,当场就炸了毛,跟王新亭吵了起来。 陈赓一看这架势,赶紧出来打圆场,总算把这波争执压了下去。可惜这事儿没完,等陈赓一转身忙别的去了,许世友又找王新亭的茬儿,俩人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干脆撸起袖子干上了。旁边的人傻了眼,陈赓闻讯跑回来拉架,好不容易才把这俩人分开。这庆功宴算是彻底砸了锅。 陈赓这时候也头疼得不行。许世友和王新亭都是能人,可这俩家伙掐成这样,部队还咋带?他没办法,只好把这事儿捅到师长刘伯承那儿。刘伯承一听,眉头都没皱,直接拍板:这俩人都调走,一个都别留。许世友去了山东胶东军区当司令员,王新亭则调到别的部队接着干政委。这场风波才算平了。 许世友到了胶东后,带着部队接着跟日军死磕,仗打得漂亮,慢慢把之前那点阴影甩开了。后来解放战争里,他也是一把好手,1955年还拿了个中将军衔。王新亭呢,换了个地儿后继续发挥他的政治优势,干得也不赖,解放战争里功劳不小,1955年评了个上将军衔,比许世友还高一级。 这事儿过去好几年,到了1945年抗战胜利,许世友和王新亭在一次授勋活动上碰了面。俩人聊了几句,咧嘴一笑,当年的那点恩怨算是彻底放下了。

0 阅读:126

评论列表

张志伟

张志伟

1
2025-04-01 20:31

瞎写,许是上将,哪是中将。

大楚

大楚

1
2025-04-01 20:37

胡说八道

历史有小狼

历史有小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