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被马家军杀害后,红军师团级干部的遗体,排成一排,被捆了起来,放在墙边,即将被马家军送去邀功请赏。 马家军的前身是在咸丰年间爆发的西北叛乱。 由于太平天国的战乱,西北地区的局势逐渐动荡不安。 1864年,太平天国灭亡,清政府开始专心解决西北的困局。 这个过程中,马家军作为地方土匪崛起。 马家军的成员多为当地的回民,马姓家族历代掌控着该军的领导权。 他们在一次次的地方性冲突中积累力量。 马家军首领大多是家族内的男性成员,且马家军采取了父死子继、兄终弟继的领导方式。 该军阀因为其军事暴力、铁腕治军的特点成为了西北地区的“恶匪”。 他们对战俘的折磨几乎到了丧失人性的程度,活埋、砍头、剥皮、抽筋、抽胆,乃至将战俘和百姓当作猎物一样处置。 马家军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抵抗八国联军的战斗。 然而,这一时期的马家军并非完全的忠诚于中央政府,而是根据具体形势进行调整。 马家军在民国时期逐步形成了以甘肃、青海为核心的军事集团,尤其是马步芳的领导下,马家军逐步强大。 红军在三大主力成功会师后,红军的总兵力达到8万,但陕北的资源与环境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队伍。 蒋介石对红军的围剿未曾停止。 国民党的包围网几乎涵盖了整个陕北,尤其是阎锡山、张学良、杨虎城等地方军阀的联手合作。 为了解决困境并为红军的发展寻找出路,中央决定发起西征。 陕北地区物资贫乏,尤其是红军急需从外部获得军事援助。 苏联是当时唯一能够直接为红军提供援助的国家,打通与苏联的联系,能够让红军获得急需的武器弹药。 其次,西征原计划通过占领宁夏、甘西等地,为红军提供补给线,并与苏联接轨。 此外,西征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在于联合西北抗日力量。 张学良长期希望与红军联合,打通与苏联的陆地联系,并促成西北地区的抗日统一战线。 若红军能够成功占领宁夏、甘西等地区,能为红军的发展创造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然而,红军西路军进入河西走廊后,立即遭遇马家军的强烈反扑。 马家军战经验丰富,强悍异常。 与马家军的兵力相比,许多红军战士没有足够的武器,装备简陋。 1936年,红九军成功占领古浪县城,但很快遭遇马家军的猛烈反扑。 经过多次战斗,红军损失惨重。 进入12月,西路军在永昌、凉州一线与马家军展开了艰苦的对抗。 马家军主力的介入,让红军陷入了更加困境的境地。 经过长达40多天的激烈战斗,西路军在高台县城的坚守终于在敌人的猛烈炮火下被突破。 此时,红军已经陷入粮尽弹绝的境地。 1937年,西路军接到指示准备东撤,但马家军迅速察觉了这一行动并展开围追堵截。 由于兵力和装备的劣势,他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在这一战中,马家军对红军干部和士兵的迫害,极为惨烈。 孙玉清就是被害的其中一名红军干部。 孙玉清自幼接受传统教育,他聪明好学,20岁时加入了红军。 在红军中,孙玉清仅用三年时间就从红四军三十二团团长升至军长。 1932年,红四方面军在蒋介石的第四次围剿中遭遇挫折,孙玉清率部承担起保护总部的任务。 在一次战斗中,他不顾伤痛,成功保障了四方面军的顺利撤退。 此后,孙玉清继续在川陕边区展开了多次战斗,在侯家梁战役中摧毁了敌军的三支部队,并在中魁山击退了敌人六个团的进攻。 1934年,孙玉清指挥红四方面军进行反“六路围攻”作战,并成功突破敌军防线,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他被提升为红四方面军第九军军长。 1936年,西路军与马步芳的“马家军”展开激烈对抗,孙玉清在古浪的战斗中多次带领部队攻占城市,但最终因敌强我弱,损失惨重。 经过多次顽强抵抗,孙玉清指挥部队成功突围。然而,在1937年,孙玉清最终在黄藩寺一带被“马家军”俘虏。 被俘后,孙玉清化名陈泽功。但马步芳得知其身份后,愤而决定将其处决。 5月,孙玉清在深夜被马忠义带到后院,惨遭杀害。他的头颅被送往南京与董振堂的遗骸一同展示。 多年后的解放战争中,在青海和宁夏,解放军继续展开了对马家军的军事行动。 1949年,解放军进攻宁夏,马鸿逵、马敦静等人迅速逃亡,宁夏获得了解放。 解放战争后,仍有部分马家军的高级指挥官不愿放弃。 11月,原马家军的多名将领联合发动叛乱,但解放军迅速镇压,将其残余势力消灭。 接下来的几年中,西北地区的反叛活动持续不断,特别是在1950年和1952年,马家军的残匪不断煽动叛乱。最终,经过八年的镇反平叛,马家军的残余势力被彻底消除。 1958年,解放军最后一次大规模地清除马家军残余势力。 参考文献:[1]马骏,马濯华.断刀:乌布浪口之战宁夏“马家军”败退原因再认识[J].宁夏社会科学,2015(1):151-155
1937年,被马家军杀害后,红军师团级干部的遗体,排成一排,被捆了起来,放在墙边
梦想者的奇妙
2025-04-01 16:08:0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