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4月,刘珍年大败张宗昌,活捉了老长官褚玉璞。刘珍年向褚家人索要赎金二百

熹然说历史 2025-03-31 19:21:32

1929年4月,刘珍年大败张宗昌,活捉了老长官褚玉璞。刘珍年向褚家人索要赎金二百万,经张学良斡旋后,褚家凑了五十万大洋。刘珍年拿到钱后食言,将褚玉璞枪杀。 1932年9月,济南火车站站台上枪声响起,"胶东王"刘珍年的部下惊恐地看着他倒在血泊中。此时的刘珍年恐怕怎么也想不到,短短三年前他还是胶东地区的实际统治者,而今却命丧于此。究竟是什么样的命运轨迹,让这位军阀从巅峰跌入死亡的深渊? 那是在1898年,刘珍年出生于河北南宫的一个普通家庭。与许多军阀不同,刘珍年属于后起之秀,二十岁时考入保定军官学校八期,毕业后被分配到东北军第1师李景林部当连排长。李景林欣赏这位年轻人的才干,不仅送他去东北讲武堂深造,还破格提拔他为旅参谋长。这段经历为刘珍年日后的军旅生涯奠定了基础。 1926年,李景林在与冯玉祥的战争中战败,刘珍年也负伤离队。伤愈后的刘珍年先是投靠了河北的褚玉璞,担任旅长一职。然而不久后,因与褚玉璞产生矛盾,他又转投山东的张宗昌麾下,继续担任旅长。1927年夏天,北伐军势如破竹,直鲁联军溃不成军,刘珍年敏锐地看到了时局的变化,收集残部2000余人整编为一个旅,投入第四军军长方永昌麾下。 1927年,张学良、张宗昌与褚玉璞三位奉系将领曾拍下一张罕见合影。照片中,身高1.9米的"狗肉将军"张宗昌站在中间,气势威猛;26岁的张学良英俊潇洒,身高约1.7米;褚玉璞则是三人中身材最矮的,不足1.7米,留着胡须,神情高傲。此时的三人都位高权重,谁也不会想到各自未来的命运走向如此迥异。 1928年春,北伐军势如破竹,张宗昌率直鲁联军主力向冀东撤退,留下方永昌等部留守胶东。此时,方永昌见势不妙,也逃往大连,将手下四个旅都交给刘珍年指挥。胶东副留守刘志陆对此极为不满,想吞并方永昌的军队,却遭到刘珍年的坚决反击,最终被迫逃亡上海。 趁此机会,刘珍年迅速整合了手下的四个旅和其他张宗昌残部,改编为五个师共1.4万余人,自兼第1师师长。由于济南事变影响,蒋介石无暇顾及胶东,便委任刘珍年为新编第一军军长,承认了他对胶东十余县的统治权。刘珍年抓住时机,加紧整顿军队,并吸收了一些有能力的地下党员为己所用,其中甚至包括后来成为新四军师长的彭雪枫。 1929年4月的胶东,春风尚寒。褚玉璞站在福山县城的城墙上,望着远处烟台方向的战场硝烟,脸上写满了焦虑。一个月前,他与张宗昌率旧部及白俄雇佣军在龙口登陆,意图重新夺回胶东地区的控制权。战事初期,他们声势浩大,刘开泰、刘选来、施中诚等多位将领纷纷前来投奔,对外号称有20万大军。 然而,一场持续一个月的牟平城之战彻底扭转了局势。刘珍年指挥城内部队奋勇反击,打了张宗昌一个措手不及。张军这支由各路人马拼凑起来的队伍顿时溃不成军,张宗昌仓皇逃回烟台,在向当地商会勒索一笔巨款后逃回大连,留下5000多名俘虏、3400余支步枪和200余挺机枪。 褚玉璞没能赶上去大连的轮渡,只能带着残部退守福山县城。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当地士绅出面调停,刘珍年表面上同意只要褚玉璞放下武器投降,就保证他的安全。褚玉璞思前想后,决定相信这个曾经的部下。 "以前都是一口锅吃饭的,没想到竟打起来了。"褚玉璞见到刘珍年时恭恭敬敬地说道。刘珍年表面上客气地回应,让他先去休息,声称日后再谈。褚玉璞没有起疑,乖乖按照刘珍年的安排去了。 然而,一旦褚玉璞放下武器,刘珍年立刻翻脸不认人。他将褚玉璞关押在牟平县城,并向褚家索要200万元的巨额赎金。褚家人得知这个消息后,急忙请求张学良出面调和。张学良与褚玉璞、张宗昌同为奉系将领,曾在1927年合影留念时关系密切。眼见昔日战友落入如此险境,张学良迅速派人找到刘珍年进行交涉。 刘珍年表面上给足了张学良面子,声称愿意释放褚玉璞,但却提出了让人咋舌的条件——褚家必须支付巨额赎金。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赎金从200万降到了40万元,褚家人四处筹措资金,终于凑齐了这笔钱。 1929年9月10日,褚家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40万元赎金交给了刘珍年,期待着褚玉璞能平安归来。然而,拿到赎金的刘珍年却彻底撕破了脸皮,他命下属将褚玉璞在牟平当场枪杀。褚玉璞临死前,恐怕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死在曾经的部下手中。 这一背信弃义的行为震惊了当时的军政界。张学良得知消息后,愤怒不已,但由于各自势力范围的限制,也无法对刘珍年进行有效的制裁。刘珍年通过这次行动,不仅除掉了一个潜在的威胁,更是以残忍手段震慑了胶东地区的其他势力,巩固了自己"胶东王"的地位。 然而仅仅在三年后,刘珍年也落入了与褚玉璞相似的命运。1932年夏,山东省主席韩复渠调集5万大军与刘珍年开战。在蒋介石的诱导下,刘珍年被骗至杭州,随后被捕处决。据说,当他走上刑场时,似乎想起了三年前褚玉璞的遭遇,脸上闪过一丝苦笑。

0 阅读:215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