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年7月25日的夜晚,60岁的嘉庆突然死在了承德避暑山庄,从卧病到死亡,只

历史有小狼 2025-03-31 18:47:23

1820年7月25日的夜晚,60岁的嘉庆突然死在了承德避暑山庄,从卧病到死亡,只有一天的时间,事出突然,群臣毫无准备,此时山庄,乱成一锅粥,不是因为老皇帝死了悲伤过度,而是册立新君的诏书找不到了。 嘉庆皇帝,名叫顒琰,1760年11月13日出生,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个儿子。他小时候在紫禁城里长大,周围全是金碧辉煌的宫殿和繁琐的礼仪。史书上说他聪明,五岁就能背诗,乾隆老爹挺喜欢这个儿子,经常在朝臣面前夸他。1796年正月初一,乾隆在畅春园搞了个隆重的退位仪式,把皇位传给了36岁的顒琰,新皇帝改年号为“嘉庆”,寓意日子过得美滋滋。登基那天,太和殿前文武百官排队朝拜,热闹得不得了。 嘉庆这人性格温和,做事中规中矩,每天早上在养心殿批奏折,桌上堆满各地送来的公文。他挺关心老百姓,曾亲自下令赈济河南、山东的灾民,派人送粮食过去,路上驿站忙得马蹄声不断。可惜,他接手的江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白莲教起义在川陕一带闹得天翻地覆,朝廷军队疲于奔命;英国人还把鸦片船开到沿海,害得不少人吸得面黄肌瘦。他为此没少在乾清宫开会讨论对策,可效果不咋地。1820年7月25日,他在承德避暑山庄的烟波致爽殿突发疾病,一天之内就撒手人寰,年仅60岁。这消息传出去,整个朝廷都炸了锅。 嘉庆死得太突然,谁也没想到60岁的老皇帝说没就没。更麻烦的是,他没来得及当众宣布接班人,立储的遗诏也不知跑哪儿去了。当时在避暑山庄的大臣们急得满头大汗,寝宫里翻箱倒柜,书案、柜子全被翻了个底朝天,还是没影儿。按清朝规矩,皇帝死了得赶紧立新君,可遗诏找不着,这事儿就悬了。首席军机大臣托津带着人四处搜,有人还提议回北京查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头,可避暑山庄压根儿没这东西,只能派人骑马回京问情况。 当时在山庄的皇子不多,皇次子旻宁和皇四子绵忻都在,皇三子绵恺还在北京没赶来。宗室禧恩跳出来说直接立旻宁得了,毕竟他是嫡子,名分上说得过去。可托津拦着,说没遗诏不能随便定,怕乱了规矩。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拍板,气氛紧张得要命。嘉庆死的第二天,山庄里乱成一团,太监宫女慌慌张张,侍卫来回跑,朝廷命脉像是突然断了线。 眼看局势要失控,有人提议赶紧请示孝和睿皇后。她是嘉庆的正宫老婆,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出身,1774年进宫,1801年被封为皇后。她在后宫地位稳得很,性格贤淑,帮嘉庆管了不少事儿。嘉庆死的时候,她在北京的坤宁宫待着。消息传到她那儿,大臣派人连夜送信过去。她接到信后没慌,立马提笔写了懿旨,指定旻宁继位,字写得又快又稳。信使拿了旨意就往回赶,路上马跑得飞快,总算把这道命令送到了山庄。 就在皇后懿旨送来的前后,山庄里搜遗诏的人也没闲着。翻了半天,一名太监终于从寝殿旁的一个金盒子里找到了东西。盒子打开一看,里头裹着黄绫的遗诏清清楚楚写着立旻宁为太子的意思。大臣们一看,长舒一口气,托津脸上总算有了点笑模样。遗诏和懿旨一块儿到,旻宁的地位算是定了。他跪下接了旨,眼眶有点红,随后站起来朝大家行礼,这场乱局总算有了着落。 1820年8月,旻宁在避暑山庄的澹泊敬诚殿正式登基,改年号“道光”。仪式上礼炮响个不停,百官穿着朝服站得整整齐齐。他坐上龙椅,说要勤俭治国,登基后果然开始裁宫里的开支,把省下的钱拿去救灾。可惜,他上台没几年,鸦片战争就打响了,沿海炮火连天,他只能带着大臣们硬着头皮应对,日子过得挺糟心。 孝和睿皇后因为这次立储有功,被道光尊为皇太后,搬到慈宁宫住。她晚年挺低调,每天礼佛念经,1849年在宫里去世,享年74岁,葬在清东陵。参与决策的大臣像托津、文孚继续干活儿,托津管军机处,文孚忙户部,日子照常过。宗室禧恩管宗人府,赛冲阿这些人跟着道光到处跑。这场风波总算平了,可大清的衰势已经挡不住了。

0 阅读:112

评论列表

雪中悍行刀

雪中悍行刀

4
2025-03-31 20:04

五岁能背诗?这也叫聪明???你妈真能贴金,去山东的幼儿园看看,哪个五岁不能背诗

历史有小狼

历史有小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