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山东济宁一12岁的男孩,用一晚上的时间手写出来一本“九阴真书”,上面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3-31 16:27:55

3月24日,山东济宁一12岁的男孩,用一晚上的时间手写出来一本“九阴真书”,上面的符号画的有模有样,网友看后直呼这是个好苗子,应该让他去道教学院特招。   (信息来源:2025-03-24 钱江视频——“独特”的天赋!,12岁男孩闭门一夜,“造”出一本“九阴真书”)   山东济宁,有位母亲意外发现,她的儿子在夜晚并未专注于完成作业,而是制作了一本自封的“玄学法典”,这本法典的封面设计颇为引人注目,中央四个大字——《九阴真书》赫然入目,旁边一枚鲜红印章端正钤着,甚是醒目。   翻开书页,只见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奇特符号、神秘符咒与咒语,甚至穿插着复杂的五行八卦图案,令人啧啧称奇。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些东西并非完全是孩子凭空想象出来的,里面的一些符号,比如“雨渐耳”,竟然是真实存在的道教符箓。 这位母亲的心情真是百味杂陈,一开始是抑制不住的喜悦,紧接着却是哭笑不得的局面,内心满是无奈和隐隐的担忧。 男孩写出“九阴真书”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早有渊源,起因是同学们一次玩笑,说他气质出尘,颇有修道之人的风范。看似无意的一句玩笑,却深深触动了他,在他的心中种下了一颗关于修仙和道法的种子。 他真的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全神贯注地投入创作,最终完成了这本被认为是极其优秀的作品。 这事儿在网上一下子就火了,大家都在议论纷纷,网友们都被这个男孩展现出来的惊人天赋给震住了,有人甚至说,希望道教学院能破格录取他,然而,男孩妈妈的心情却截然不同,她显得很担心也很无奈,完全高兴不起来。 孩子作业未完成,却醉心于其他事务,在现行教育模式下,如何兼顾孩子的爱好与学习,已然成为家长需审慎思考的问题,孩子对某些方面饶有兴趣,然而传统应试教育侧重于考试成绩,如何使孩子发展兴趣的同时确保学业不落伍,这让家长颇感棘手。 这件事让我们开始思考道教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道教常常被人们误认为是一种迷信。 事实上,道教文化包含着深刻的哲学理念,它能积极地影响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这种文化遗产值得我们重新认识和思考。 家长和老师引导孩子学习道教文化时,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去除不好的部分,这需要仔细思考和研究,简单来说,就是让孩子们了解道教文化的优点,也要让他们明白哪些东西已经过时或者不适合现在社会。 回过头来看这12岁男孩的行为,说他“不务正业”有点不准确,倒不如说他是在好奇地探索未知的世界,他表现出的那种专注、创造和行动的力量,这些闪光点,难道不比做完一次作业更有价值吗? 教育的本质何在?它究竟旨在塑造仅擅长应对考试的“应试工具”,还是旨在培育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与丰富创造力的人才?若过分强调分数,或许将无情地扼杀孩子们的天赋与兴趣之火。 我们应当致力于鼓舞孩子们追求全面发展,让他们在兴趣的驱动下,勇敢探索更加辽阔的天地,教育体系应当聚焦于孩子的个性化需求,帮助他们发现并投身于所热爱的事物,同时赋予他们学习与创新的双重能力。   家长们担忧也是可以理解的,升学压力大,又对孩子寄予厚望,自然会更在意学习成绩,要理解孩子那些看起来“不正经”的爱好,并且在爱好和学习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这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想办法,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这个12岁男孩的经历,让我们开始认真思考教育、文化和人才培养的意义,在如今这个多样化的时代,怎样看待孩子独特的才能和爱好?如何帮助他们在喜欢的事情和学习之间取得平衡,从而让他们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0 阅读:0
叨叨小科天下事

叨叨小科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