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诗词才女武亦姝,高考却只考了613分,被嘲:就这点分也想上清华,背2000

梦想者的奇妙 2025-03-30 19:12:51

16岁诗词才女武亦姝,高考却只考了613分,被嘲:就这点分也想上清华,背2000多首诗有什么用?然而,结果出乎意料:武亦姝被清华录取! 武亦姝的父亲武雷是上海一家顶尖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母亲是一位教师。 在她还年幼时,经常因为调皮捣蛋被同龄人的家长找上门。 父亲武雷在朋友的建议下,开始尝试改变家里的氛围。 他与妻子决定给孩子提供更多的书籍,并以身作则,自己也开始每天看书。 不久,武亦姝开始对书籍产生浓厚的兴趣。 最初,她仅仅是好奇为什么父母会如此沉浸在阅读中。 然而,当她开始翻阅书本时,她便被书中的世界深深吸引,尤其是诗词。 她渐渐放弃了与同龄孩子们的玩耍,转而投身于诗词的世界。 年龄增长,武亦姝进入了长安区江苏路第五小学。 与早年的淘气不同,她不仅在课堂上取得优异成绩,还依旧保持对诗词的热爱。 每天放学后,完成作业的她会再次沉浸在诗书中,甚至连母亲叫她吃饭,都需要反复几次才让她放下手中的书。 苏轼的诗词中所展现的乐观,深深吸引了她。 即使是经历了贬谪,苏轼依然能够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的心态。 武亦姝从苏轼的诗作中汲取了力量。 进入兰生复旦中学后,武亦姝的学术成绩继续稳步上升。 在2015年,她参加了“新闻晨报杯”写作比赛,并凭借一篇题为《你是我心中的风景》的文章获得了全国冠军。 这篇作品令评委们印象深刻。 她的文章不仅语句流畅,且情感真挚,展现了她对生活的独到理解。 在复旦附中的日子里,武亦姝已经有了2000首古诗词的背诵量。 2017年,年仅16岁的武亦姝参加了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 在比赛过程中,武亦姝获得了初赛的全胜,还在飞花令环节中展现了她对古诗词的深刻理解,最终摘得了该季总冠军。 这一成就为她赢得了北京大学的青睐。 然而,面对这所众人向往的学府,武亦姝却拒绝了北京大学的邀请。 尽管她得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但她深知自己心中所向往的,是清华。 为此,她选择了继续专注于学业。 她报名参加了清华大学的暑期夏令营,并以优异的表现被选为开营仪式的讲话代表。 凭借此表现,她成功入选了清华大学的全国领军计划,享受到了升学优惠,最终以613分的成绩成功进入清华。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的高考满分为660分,武亦姝的613分距离满分仅有47分,完全符合清华大学的要求。 高考的那年,武亦姝表现得格外冷静。 当其他考生可能还在焦虑时,她以平常心对待一切。 613分的成绩让她如愿以偿地收到了清华大学新雅书院的录取通知书。 新雅书院提供了文理兼修的教育模式,学生无需在大一时就做出专业选择,这正与武亦姝对多学科的兴趣不谋而合。 进入清华后,武亦姝继续以谦虚的态度面对学术。 在大一时,她投入到军训中。 她在《中国国防报》上发表的军训感悟,“还没见过凌晨三点的上海呢,先见了凌晨三点的北京”,捕捉到了初入大学的心境。 作为南方的女孩,武亦姝初到北京时也曾感到不适应,无论是气候还是饮食,不过对于她来说都不算困难。 日复一日,她依旧保持着对诗词的喜爱,同时也在理工科的学习中发现了自身的潜力。 武亦姝的成绩始终保持在班级前列,许多人都为她的坚持所钦佩。 在课外活动方面,她加入了清华的清莲文学社,和朋友们一同吟咏诗词。 她经常穿着汉服在校园内徜徉。 尽管她的外貌和气质吸引了不少追求者,武亦姝始终专注于自己的学业。 她表示,自己更看重的是知识与诗词的沉淀,而不是短暂的情感波动。 在她的成功背后,除了自身的才华,父母的言传身教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武亦姝的父亲武雷一直为她树立了坚定的价值观,教会她如何在人生中保持独立。 在媒体与娱乐圈的多次邀请面前,武亦姝从未动摇,她坚持将所有精力投入到学业之中。 她的母亲也始终认为,天才并非一蹴而就,任何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其深厚的积累。 参考文献:[1]严欢.浅谈自媒体“网红”与主流媒体“网红”价值观传播——以papi酱和武亦姝为例[J].视听,2018,0(3):139-140

0 阅读:92
梦想者的奇妙

梦想者的奇妙

梦想者的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