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显得自己落落大方、与民同乐,朱元璋在战事进行的间隙,在完成了震慑和阳王的计策之后,也是内心娱乐,与刘伯温等人,开始饮酒赋诗。 大家都知道,在之前的点评当中,刘伯温出现在小说《英烈传》中的形象,是一个半仙的形象。也就是说,刘伯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得到张良兵书相赠,简直是一个神乎其神的完人。但是,在朱元璋的身边,刘伯温的表现,似乎显得有点谄媚啊! 这件事,还得从朱元璋与手下一起饮酒赋诗说起。对此,在书中第二十五回《张德胜宁国大战》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太祖便举筋向刘基说:“先生能诗,可为我作斑竹筋诗一首。”刘基应声吟道:一对湘江玉细攒,湘君会洒泪斑斑。太祖蹙眉,说:“未免措大风味。”基续韵道: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张良一借间。太祖大笑。 刘基刘伯温自从归顺朱元璋之后,貌似还没有什么建树,此次饮酒赋诗,朱元璋就是想考验一下刘伯温的才能。可谁承想,刘伯温一开口所作的诗,就惹得朱元璋不高兴,朱元璋嫌弃刘伯温的诗大煞风景。 对此,刘伯温也是急中生智,赶紧顺着朱元璋的心思往下说,那就是“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张良一借间”。刘伯温这样说,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刘伯温借助这首诗告诉朱元璋,自己就像张良一样,是一个可以运筹帷幄之人。另一个则是告诉朱元璋,朱元璋可以获得像汉朝那样的基业,但是少不了自己的帮助。 可以说,刘伯温的这番话,还真的有点谄媚的味道,要是真惹得朱元璋不高兴了,自己也就没有任何出头之日了。 另外,不仅是刘伯温,朱元璋也在此时吟诗一首。对此,同样是在这个章节里,对于朱元璋的诗,是这么描写的: 酒至数巡,却下阶净手,看见阶前菊花,太祖又说:“我也乘兴做黄菊诗一首。”遂吟与众人听道: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满身披上黄金甲。 且不说,朱元璋的手下如何恭维朱元璋的这首诗,单就最后这句“满身披上黄金甲”,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点眼熟?不错,在黄巢的一首诗当中,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一句话。而黄巢的整首诗,是这么说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将黄巢的这首诗,与朱元璋的这首诗进行比较的话,咱们不难发现,真的是有好多相似之处的。所以,从这点来说,要说朱元璋的诗,没有涉嫌抄袭黄巢的诗,你信吗?你认同吗?
刘伯温是否谄媚?朱元璋是否涉嫌抄袭?且看这些诗句!
虫子天下
2025-03-29 18:24:27
0
阅读:17
曾祥云
朱重八未上私塾,能做此等打油寺,难道不值得称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