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37岁单身汉,捡回一个“长尾巴”的婴儿养,为了抚养他终身未娶。谁知,25年后,只能爬行的养子,靠养鸡赚了30万,还给他建了个大房子养老。 1991年,河南洛阳的王庄村发现一名被遗弃在草堆旁的男婴。 周围的村民无一人愿意收养他。 只剩下一个年迈的男子站在远处。 这个男子名叫丁金栓,他一生未娶。 他深知,若放任这个婴儿在草丛中,就意味着可能失去生命。 因此,他毅然将这个孩子抱回家。 丁金栓并不懂如何照顾婴儿。 他尝试着为孩子换尿布、泡奶粉,却总是失败。 但这个名叫丁转成的孩子,从不哭闹。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丁金栓发现,丁转成的背部长着一个“小尾巴”,而且时常伴随脓包。 有一次,丁金栓带着丁转成到镇上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孩子患有先天性脊柱裂。 这种病症让丁转成的身体无法正常发育,他不仅无法走路,甚至连站起来都非常困难。 而那块“小尾巴”,虽然可以通过手术切除,但脊柱裂的后遗症会伴随他一生。 村民纷纷劝他放弃这个“累赘”,丁金栓却愤怒地回绝了他们的建议。 于是,两人共同生活在一座简陋的土坯房里。 尽管生活贫困,丁金栓始终以一种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 在父亲的鼓励下,丁转成学会了依靠双手走路。 他的双手常常因为磨损而出血,渐渐地,他的双手长出了厚厚的茧子。 在父亲的支持下,丁转成也开始接受教育。 一天,由于先天性脊柱裂带来的尿失禁,丁转成成为同学们的笑柄。 他被认为是班级中的“异类”。 从此以后,丁转成再也没有去过学校。 这段时间,丁金栓察觉到了儿子的变化,他只是简短地告诉丁转成:“身残志不残。” 2007年,丁转成决定离开家,独自一人走出门外,寻找工作。 然而,由于自身身体的特殊情况,他只能依赖手臂行走,很多工作都不适合他。 他首先想到的是与电脑相关的工作,但几家公司都拒绝了他。 一番努力之后,丁转成身上剩余的钱所剩无几,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正当他陷入困境时,朋友推荐他用自己残疾的身体博取同情,乞讨为生。 丁转成陷入了深思,决定回家与父亲商量这个问题。 然而,父亲却严词拒绝了丁转成的想法。 他告诉儿子活着不能没有骨气。 丁转成也意识到,虽然失去了双腿,但并不意味着他就要低人一等。 丁转成重新振作起来,开始尝试自己创业。 最初,养羊和种树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但父亲一直在旁边支持他。 最终,丁转成决定养殖鸡。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的养鸡场逐渐壮大,生意渐渐好转。 丁转成的鸡蛋生意越来越火,甚至通过网络销售获得了百万粉丝。 他不仅还清了家里的债务,还为父亲盖了新房。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在广西的龙湾乡,39岁的陆世标正参与公路建设的工作。 那天,陆世标如往常一样上工,走到一条通往林场的岔道上时,听到了一阵婴儿的啼哭。 他发现纸箱里躺着一个仅穿着小背心的女婴。 婴儿身旁有一张纸条,记录着她的出生日期。 他没有多想,立刻把婴儿抱起,带回了工棚。 工友们劝他将婴儿交给民政局,但陆世标坚定地决定自己照料这个生命。 第二年,陆世标决定带着婴儿回家。 当他回到家,父亲在病榻上看到小芾时,满怀喜悦地接纳了这个孩子。 母亲则忙碌地为小芾洗澡、换衣服,全家人都用尽全力照顾她,给她取名“小芾”。 不久之后,陆世标的父亲和母亲相继去世,家中只剩下他与小芾相依为命。 陆世标每天早起做饭,干完农活后还得照顾小芾。 随着小芾逐渐长大,陆世标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背着小芾走过一条条陡峭的山路,将她送到学校。 放学后,他又准时接回她。 小芾在2011年考上了龙湾中学,而陆世标不论多忙,总会在空闲时探望她。 2014年,小芾考入了都安二高。 陆世标把自己的低保金交给她作为生活费。 2016年,小芾顺利考入桂林医学院。 乡党委书记为小芾捐助了5000元,县委和县政府也提供了帮助。 在小芾上大学期间,她不仅在课外兼职,还通过勤工俭学积攒了不少生活费。 她毕业后顺利进入都安县中医院工作,第一份工资给陆世标购买了新衣服。 参考文献:[1]多吉才让.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修订草案)》的说明——1998年8月24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1998(5):530-533
河南37岁单身汉,捡回一个“长尾巴”的婴儿养,为了抚养他终身未娶。谁知,25年后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5-03-27 16:42:43
0
阅读: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