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防了😭这本书榨干了我整年的眼泪!

依丝谈文学 2025-03-27 15:23:23
我讨厌类似"招娣""来娣"的姓名,这些被诅咒般的名字如同烙印,似乎将女婴降生时的失望凝固成永恒。 可是读完易小荷的非虚构作品《惹作》,我像是失去了所有的力气和手段,甚至拖延了半个午后才打开电脑编辑文案。 "惹作",在彝语中意为"再来一个男孩",某种程度上讲,这个被符号化的称谓背后,是她短暂一生苦难的缩影—— 1995年出生的她,15岁出嫁时,家人们对她的期待只剩下相夫教子;18岁自杀时,百草K在她喉间凝固成黑色的谶 语。 在母家,她尚且年幼懵懂天真,在无数葬礼上机械地吞咽坨坨肉,却看不清法 事背后的愚昧。 出嫁时,母家的女性长辈们泪眼婆娑送她离开,她们哭的不仅仅是惹作的前路坎坷,更是她们的宿命轮回。 在夫家,她辛勤劳作,也与丈夫有过甜蜜的幸福时光,只是太过短暂——为了生计,他还是辜负了她。 特别是产后虚弱期,惹作不仅要面对新生儿护理与丧 偶式婚姻的遗憾,还要默认母家所谓“婚姻向来如此”的规劝。 她沉默着,孤独着,忍受着,终究还是结束了自己匆忙的一生…… 这个从未拥有过身份证件的女性,就连死亡年龄都成为需要"待确认"的模糊存在,读来实在辛酸。 从出生时的命名诅咒,到婚嫁时的生育期待,直至死亡时的身份模糊,又有多少彝族姑娘如惹作这般成为傀 儡? 那些在山风里飘散的骨灰,那些在宗族谱系里被省略的名字,共同构成了这本浸满泪水的民 族志。 这个被唤作"惹作 "的姑娘,用生命完成对性别暴 力的最后抗争,然后坦然接受了死亡的终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