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尾声时真的很想嚎啕大哭😭
亦瑶谈文学
2025-03-17 15:24:04
这本书描写的是未来世界,当女性年满五十岁、男性年满六十岁,没有生育并且在社会上没有巨大成就的那部分人,会沦为“无效用人”,他们会被一种名为储备银/行的福利机构接走。在那里,他们免费享用一切物资,但没有回到现实世界的自由,并且无条件成为医学的实验人,以及为“有效用人”提供各类器官,直至失去生命。
孤独无依的多丽特被情人抛弃,与一条狗生活在一起,五十岁时,她被储备银/行接走。在那个豪华却冰冷的地方,多丽特拥有了友情与爱情。原本对陪伴与寒暄毫不在意的她,在这里却感受到了情感带来的温暖与治·愈。因而,当她看到友人因为无条件的器官捐赠而一个个失去生命时,她开始思考生命的存在意义。
“我以前觉得生命是属于自己的,完全由我自己主宰,其他人没有权力来指手画脚。但后来我的想法变了,发现生命根本不属于我,而是由别人所支配。”
多丽特在这样的环境中与约翰内斯相识相爱,还有了属于他们的孩子。然而就在知道怀有身孕的第二天,约翰内斯就被安排了心脏捐赠而去世。多丽特也被告知即使怀孕也无法选择自己抚养孩子,孩子会被送给经严格挑选的优·秀有效用人。
遗憾的是,多丽特与约翰内斯曾在同一片沙滩上游玩,她与爱犬散步,他在沙滩上捡石头。如果那时他们相遇了,是不是一切都不一样。读到故事尾声的这部分时,我突然有嚎啕大哭的冲动——就差一点点,事情的发展就会完全不一样。然而现实从来没有假如,因而他们的错过,是永远。
读这本书的开头,我还在畅想到了五十岁不用做“牛马”就可以拥有免.费.住.宿,有随意享用的免.费食物,这种日子也不是不可以。但越往后读,越发地感觉后脊发冷——没有自由,只能活动在储备银/行中;无条件作为医学的实验品;随时都会被摘掉任何器官;多活一天都是一种幸运……这种身体和生命都不属于自己的感觉,着实令人胆颤。
这本反乌托邦文学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ji具现实意味的世界,即使是高度文明的世界,只要身处社会,我们都会遭遇不同的自由限制,并非世界发展的越好,人权就越多,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因素,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抉择。
因而,我们能够做到的,唯有在当下生活中,把握我们所能掌控的一切,珍惜,并且勇敢地做自己。
0
阅读:0
吃独食の苏
生活的底色。
阮疏
这本小说真不错,好看